“鋼鐵企業正處于十分困難的調整階段,但也處在極有希望的光明階段。”——這是溫家寶總理對我國鋼鐵工業當前形勢的總體判斷,也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三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與會代表常被引用的一句話。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鋼鐵工業出現了需求急劇下降、出口大幅減少、庫存大量增加、生產成本與產品銷售價格倒掛、生產企業大面積虧損的嚴峻局面。面對鋼鐵行業所處的困境,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來到重點鋼鐵企業考察,鼓勵企業堅定信心,拿出辦法,積極應對。溫總理指出:“要下大決心、抓住機遇、不懈努力,走出一條新的更好更快的發展路子,推動我國鋼鐵行業取得更大發展。”
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鋼鐵工業的高度關注,極大地激勵了鋼鐵人應對危機的信心。當前,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前,鋼鐵行業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行業發展的大思路、新思路,抓住機遇,開創新的局面。
發展鋼鐵工業要有大思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很多情況出乎我們的意料:在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拉動下,低端需求率先復蘇。經過前幾年大力度結構調整的大型鋼鐵企業產量下降,效益大幅下滑,代表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沿海大鋼基地減產或延緩投產;中小企業生產加速發展,預期中的淘汰落后和聯合重組都沒有看到大的進展。很多業內外人士不禁在問:中國鋼鐵,這是怎么了?今年初,國家出臺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列舉了鋼鐵工業存在的種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并指出調整振興的目標。應該說,正是這些常年積累的產能過剩、結構性矛盾等突出問題,造成了鋼鐵業今天的局面。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幾個月來,業內外的關注點更多是在鼓勵政策和優惠措施上,而對如何抓住有利時機促成行業的實質性、跨越式發展思考不夠。學習和落實中央領導指示精神,就是要把思想統一到堅持結構調整、痛下決心解決鋼鐵工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上來,將發展的著眼點落在“推動我國鋼鐵行業取得更大發展”上來。
鋼鐵工業發展的大思路,要求我們堅定科學發展、調整振興的目標不動搖,下大決心,施大努力,以更加長遠的眼光,克服發展中的思想和體制機制性障礙,完成調整結構的重任,力爭在本輪危機過后,向世人展現一個擁有更強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的鋼鐵產業。用溫總理的話講就是“我相信經過這一輪的調整,中國鋼鐵業有可能穩穩地站立在世界的頂端。”
發展鋼鐵工業要有新思路。回頭看看,本輪危機,我們可以得到多少教訓?有多少發展理念亟須改變?看看正在經歷危機沖擊的龐大扁平材產能的品種構成,看看已經頒布的一些省份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或指導意見中提出的龐大且不乏雷同品種結構的產能計劃,看看眼前亟待整頓的國內鐵礦石市場……正如本次鋼協理事會所指出的:我們的鋼鐵產業鏈建設滯后于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企業兼并重組進展緩慢,跨地區的聯合重組還存在許多障礙;我們的市場體系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們對市場的了解和把握還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這些,都有待我們轉變發展思路,深化改革,加強調整。
發展鋼鐵工業要有新思路,就要緊跟市場,真正實現結構調整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我們要消除對產能擴張的盲目崇拜,積極在產業鏈的競合中謀求更加持久穩定的發展;我們還要在謀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秩序的過程中發揮大企業更為積極的能動作用。
發展鋼鐵工業要有新思路,就要切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們要全面加強和改善管理水平,以精細化管理降成本;我們要改善品種、提高質量,把技術改造和企業未來發展結合起來,把鋼鐵工業與信息化、新材料工業和循環經濟結合起來,在創新發展中實現效益與效率的統一。
發展鋼鐵工業要有新思路,就要堅持走節能環保、發展循環經濟之路。鋼鐵工業是高耗能、大量排放廢氣、廢水、廢熱的產業,積極探索鋼鐵企業的節能環保產業化之路,不僅能夠帶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更能為企業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當前,一些企業已經在環保領域開拓了新的增長點,國家也給了鋼鐵工業提高環保水平的時間和機遇。溫總理在濟鋼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為寶,走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子。”這條新路子,要求鋼鐵企業的冶煉、加工與發展循環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早發展早主動。
當前,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拉動下,我國粗鋼產量逐月恢復,鋼材消費適度增長,企業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但是,行業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如國內市場需求增長結構性矛盾明顯,鋼材出口大幅度減少,進口增速同比上升;鐵礦石超量進口拉高了礦價和海運費,大型企業經營困難,全行業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必須不懈努力。
“經過金融危機的錘煉使我國鋼鐵業真正強大起來。”這是溫總理對鋼鐵行業的要求,也是中國鋼鐵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