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風能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截止到2007年底,正在運行中的風電機組裝機容量已達到94000MW,分布于60多個國家。在過去的10年里,全球風電裝機一直保持著每年29%的增速。
歐洲、美國和印度是全球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者,然而,全球風電產業現已呈現出“席卷全球、遍地開花”的發展態勢。據統計,全球范圍內,現已有60多個國家致力于風電事業的發展,從業人員超過25萬人。世界各國大力發展風電,主要原因在于風能是最主要的清潔能源,風電產業不僅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也帶來了各種經濟效益。
風電產業,尤其是風電設備制造業對技術人員和原材料的需求非常旺盛,進而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風電有利于增加農村地區的投資和就業機會,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又不影響農民的耕作活動。一些發展中國家利用離網型風電系統為電網未覆蓋的地區供電,能夠解決數百萬人口的用電需求。
風電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到2016年,全球風電裝機容量保守估計有望達到360GW,是2007年(94GW)的4倍。未來10年,全球風電市場將不斷擴張,致力于風電開發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多。
風電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吸引了眾多傳統能源、電力和金融公司的目光。近年來,GE、ABB、西門子、殼牌、BP、AES、佛羅里達電力與照明公司 (FPL)、Bridgepoint、Allianz、Englefield Capital及Babcock&Brown等跨國公司和機構相繼進入風電行業。
自主化成重中之重
雖然近年來我國風電設備產業蓬勃發 展,國內巨頭也在風電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但仍然掩蓋不了我國風電設備產業面臨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總計已超過70家,風葉生產企業有50多家,塔筒生產企業則有近100家。而從企業產能計算,已遠遠超過市場容量。在70多家整機生產企業中,僅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汽、上汽4大企業的產能就達到1200萬千瓦。而據預計,2009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僅為800萬千瓦。
也就是說,目前我國風電產業的現狀是在政策引導下呈現出表面的高速增長。國內風電設備產業的“非理性”發展,只是該產業所面臨的問題的一個方面。更讓人擔憂的是,國際巨頭的搶灘會使國內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2009年4月16日,丹麥風電設備巨頭維斯塔斯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一體化工廠落成投產。與此同時,為中國本地市場量身定制的V60-850千瓦型風電機組也正式下線。維斯塔斯此舉也是為了迎合中國大舉開發風電市場的未來趨勢。
雖然維斯塔斯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落后于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汽3大國內巨頭,但它卻擁有國內巨頭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以及豐富的經驗,其V60-850千瓦型風機機組的下線將對現有的市場格局造成很大的沖擊。我們認為,維斯塔斯的動作,應該只是國際風電設備巨頭發力中國市場的開端。
我國也看到了風電設備產業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境地,因此在《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將風電設備產業列入10大領域重點工程,并放在第一位。《規劃》以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和沿海地區大型風電場工程為依托,推進風電設備自主化,重點實現變頻控制系統、風電軸承、碳纖維葉片等產品的國產化。
風電設備自主化作為《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重中之重,可以預計國家未來會在這一領域投入巨大的資金等支持。雖然隨著外資巨頭的瘋狂涌入,競爭將更為激烈,甚至一部分企業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險,但依靠我國亟待開發巨大的風電市場容量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風電設備產業的前景將無比美好。若能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突破核心技術的壁壘,國內企業與海外巨頭分庭抗禮甚至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也只是時間問題。
超常擴張下的產能過剩
作為最接近商業化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速度超乎尋常。來自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連續五年實現翻番。截至2008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累計約1215.3萬千瓦,提前兩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劃中2010年風力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的目標,同時超過印度,成為全球第四大風電市場。
風力發電的迅猛擴張給風電設備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同時也點燃了企業投身風電設備制造的強烈欲望和堅定信心。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曾說:2009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預計只有800萬到900萬千瓦之間,而目前我國70家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前四家,產能就已達到1200萬千瓦。
“風電設備制造業產能過剩已經露出了苗頭。”周鳳起提醒關注風電產業的投資者說,風電發展很快,風電整機制造門檻也不高,雖然這個行業得到了政策支持,但暴利時代已經結束。
無序擴張導致的產能過剩,使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正面臨一場嚴酷的市場競爭。專家表示,我國亟待建立健全風電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為風電設備質量提供保障,并以此推動市場整合。這也將成為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的方向。
高速發展的隱憂
一邊是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另一邊則是風電產業迅猛擴張背后難以回避的兩大硬傷———核心技術缺失與產品質量問題。
在地方政府和企業近乎“瘋狂”地跑馬圈地的同時,重復建設、重復引進、只求數量不問質量的無序競爭引發了業界擔憂。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曾表示,風電產業超乎尋常的發展背后隱藏著不小的風險。
實際上,由于我國大多數風電制造商都是通過引進技術進入風電領域,目前我國的風電設備制造業仍處于由“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轉向“自主創新”的初期階段。核心技術缺失成為行業發展的軟肋。
“中國的制造業比較注重產業化,這個特點在風電設備制造領域尤其突出。”金風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武鋼告訴記者,與歐洲風電產業起步較早的國家相比,我國在風機設計和制造的基礎領域比較薄弱,即便能擁有自己的產權,但很難掌握核心技術。一些企業片面追求高速成長、高速發展,而忽視了自主創新和基礎性研究實驗。
如果說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是我國風電產業的長遠目標,那么解決風機運行中的產品質量問題就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周鳳起直言:“伴隨大批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匆忙投入規模化生產,風機產品質量問題愈發突出。”
“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整機制造門檻不高,企業只要購買生產許可證和零部件,很快就可以生產出產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卻頻頻出現質量問題,比如齒輪箱、主軸、液壓缸出現問題,電機元件損壞問題等等。”周鳳起說,風電機組的運行條件是在野外能工作20到25年不出事故,如果質量不過關,就會使國內風機產品失去買家信任,進而失去市場。
尋求有效解決途徑
“建立健全風電設備的技術標準、檢測和認證體系,推動風電技術進步、保證風電產品質量、促進成本降低,建設大型風能實驗設施,支持新產品的實驗和檢測認證。”這是業界專家尋求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途徑時較為一致的提議。
從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鑒衡認證中心獲悉,隨著我國近年來大批產品規模化投放市場,在風電場業主和開發商的要求下,部分整機和零部件已經取得了認證。而財政部去年8月公布實施的《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也明確表示將對符合支持條件企業的首50臺兆瓦級風電機組予以補助。“必須通過認證”赫然列入了其設定的六項“支持條件”之中。認證不僅有助于保證風機產品質量,而且有利于企業加速重組,構建自身研發能力。
世界風能發展預測
全球風能理事會的最新報告(全球風能理事會,2008)預測,到2012年,全球風電市場將增長155%,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40.3GW。這表明在未來5年內,風電裝機容量將增加146.2GW,相當于投資1800億歐元(2770億美元,2007年匯率)。屆時,風電的發電量將達到 500TWh(2007年為200TWh),占全球發電總量的3%(2007年為1%)左右。
這個數據超過了全球風能理事會以往的預測值。這個時期的市場增長主要發生在北美和亞洲,更具體來說是美國和中國。上述判斷有以下2點依據:第一,美國和中國的市場在持續發展,速度增加之快總是超過前一年的預計。第二,中國強大的產能將對世界市場增長產生比預期更重大的影響。生產量不足仍將是市場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中國制造”的機器將會有助于緩解目前緊張的供應狀況。
每年新增裝機容量預計從2007年的20GW增加到2012年的36.1GW,平均增長率為12.4%。考慮到過去5年中市場年平均增長率為 24.7%,如果沒有供應緊張的情況,未來的增幅還將繼續擴大,供應鏈的持續緊張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未來2年的市場增長。這個問題將在2010年得到解決,再加上海上風電的發展,市場增長率有望在接下來的10年里回升。
預計到2012年,亞洲將取代歐洲成為最大的風電區域市場,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將從2007年的5.4GW增至12.5GW。中國將引領此次增長,自2004年以來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長,因此增長速度甚至將超過最樂觀的預測值。
到20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這一發展是以中國風電市場中快速增加的國內生產商數量為基礎的,這些國內生產商為大規模風電項目提供國產風電機組。截止到2007年底,中國已經有40多家本土制造商,占據國內56%的新增市場份額,2006年時則僅占41%。
中國將躍升為亞洲風電的領軍者,與此同時,印度也將出現持續增長,日本、韓國等其他地區也將為亞洲風電發展作出貢獻。
到2012年,歐洲市場的風電年裝機量將下降到世界第3位(10.3GW),第2位為北美(10.5GW)。
德國和西班牙仍將引領歐洲的風電市場,但是其影響力將有所削減,因為有一大批國家正在趕追上來。
北美市場的增長比預計的還要快,美國是市場增長的主要領跑者,加拿大市場也保持著穩定增長。
拉美預計將在未來對全球裝機總量有很大貢獻,主要是巴西、墨西哥和智利。
下一篇:
?
精敏 JMDM-WXMT04多功能無線遙控智能控制器上市?
JMDM-WXMT04無線遙控智能控制器是深圳市精敏數字機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支持無線控制、手動按鍵控制、電腦串口控制的智能型多功能高可靠工業級控制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