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打通工業通信,東土科技走向工業AI;西克收購Accerion,強化AI自主移動機器人;埃斯頓、埃夫特等企業預告2024業績

時間:2025-02-14

來源:

導語:打通工業通信,東土科技走向工業AI;西克收購Accerion,強化AI自主移動機器人;埃斯頓、埃夫特等企業預告2024業績

1

 打通工業通信,深耕工業控制,東土科技走向工業AI


東土科技起家于工業以太網通信領域,打通整個工業通信是其發展方向之一,而面向工業人工智能應用的“軟件定義控制”等技術是其另一個深耕領域。在該領域,東土科技推出了新型工業操作系統鴻道(Intewell)和智能控制器系列產品。


東土科技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祝一蒙接受媒體采訪談到,“2023年,我們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數據基礎和操作系統基礎上,我們可以迅速開發出不同的工業應用,這些工業應用可以把現有的民用互聯網上的大模型非常快速和安全地與工業現場緊密結合,去給工業場景提供價值。”


據祝一蒙透露,目前具身智能是東土科技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如何讓工業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理解它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去感知、分析它周圍的環境,就是我們接下來要發展的一個重點。此外,我們還要做一些策略優化,讓我們的控制系統能夠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比如說訂單的變化、原材料的變化、生產環境周邊的變化等,像老師傅一樣去設定它整個控制系統將要達到的值,這塊也是我們要達到的一個重點目標。”(第一財經)


2

 SICK 收購科技新星Accerion:AI賦能拓展自主式移動機器人領域


近日,西克SICK 宣布收購荷蘭高科技企業Accerion。Accerion專注于基于AI的圖像處理技術,尤其在移動機器人定位領域表現突出。此次收購將助力SICK進一步拓展其在物流、生產等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整體定位解決方案產品組合,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自動化技術。


Accerion 于 2015 年成立于荷蘭,作為科技初創公司,專門從事基于 AI 的圖像處理,以實現自主式移動機器人的定位。Accerion 通過由軟件控制的定位解決方案“Triton”,向市場上發布了全球首個以攝像機為基礎、不依靠基礎設施、且實現工業化的移動機器人地面結構定位解決方案。從 2021 年起,SICK 就與 Accerion 展開了合作,為全球工業客戶提供移動機器人準確定位以及導航的相關技術支持。

3

 埃斯頓:預計2024年虧損6.5億元-7.6億元


近日,埃斯頓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6.5億元至7.6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35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6.3億元至7.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8500.47萬元;

微信截圖_20250214094556.jpg


據公告,公司業績變動原因為,受到下游行業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業務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公司全資子公司德國克魯斯受國內重工行業下游需求不足、歐洲市場需求疲軟及持續通脹等多重因素影響,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明顯減少;埃斯頓工業機器人在光伏行業的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嚴重,在汽車、電子、金屬加工等行業實現較好增長的對沖下,埃斯頓工業機器人業務整體保持平穩增長。

4

 埃夫特:預計2024歸母凈利潤虧損1.1億元-1.6億元


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夫特”)預計 2024 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130,000 萬元到 140,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 48,646.63 萬元到 58,646.63 萬元,同比減少 25.79%至 31.09%。 


預計 2024 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繼續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為 11,000 萬元到 16,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虧損將擴大 6,255.20 萬元至 11,255.20 萬元,虧損同比擴大 131.83%至 237.21%。


主要原因包括:1、受市場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產品結構變化的雙重影響,機器人業務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此外,公司海外系統集成業務受歐洲汽車行業動蕩影響,主要汽車主機廠客戶投資計劃推遲、在手項目延期執行,以及上年末處置巴西子公司控制權影響,集成業務收入規模下降。2、受上述市場因素及收入規模下降的影響,公司 2024 年度相較于 2023 年度同期虧損規模擴大。公司堅持長期主義,機器人銷售渠道和團隊能力建設、產品及技術研發方面保持了較高的投入強度,銷售及研發費用增長。3、公司持續執行平臺化開發、資源聚焦的戰略和降本控費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述負面因素的影響。 

5

 人形機器人企業Figure與OpenAI“分手”


近日,美國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Figure創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在社交媒體上宣布退出與OpenAI的合作協議。他表示,Figure在完全自主研發的端到端機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承諾在接下來的30天里“展示一些從未在人形機器人身上見過的東西”,但對具體細節守口如瓶。


OpenAI押注人形機器人賽道,投資了挪威機器人初創公司X1、美國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Figure。OpenAI一直是Figure的長期投資者,兩家公司去年宣布協議,合作開發下一代人形機器人的人工智能模型。去年8月,兩家公司宣布,Figure 02人形機器人將使用OpenAI的模型進行自然語言交流。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阿德科克表示,合作的關鍵問題在于整合。OpenAI是一家規模龐大的公司,擁有龐大的業務范圍和相應的智能模型。將人工智能嵌入機器人等實體的具身智能并非這家ChatGPT制造商的關注重點。阿德科克認為,正確的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模型,為特定硬件提供動力。


與此同時,OpenAI也在布局機器人業務。去年12月,有知情人士對媒體稱,OpenAI正考慮打造自己的人形機器人。今年1月,OpenAI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條OpenAI招聘硬件工程師的消息,當時OpenAI硬件主管Caitlin Kalinowski在社交媒體上稱,OpenAI正重新組建機器人部門,要招聘電氣工程傳感工程師、機器人機械設計工程師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