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11月5日,欣旺達回復表示:欣旺達已經通過負極使用鋰金屬進一步將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目前已經有實驗室原型樣品。預計2027年完成能量密度大于700Wh/kg全固態電池實驗室樣品制作。
相較于今年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的披露,以及在互動平臺的提問回復來看,第四代鋰金屬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布局逐漸明確。
欣旺達從2015年開始研發布局固態電池,歷經多年努力和投入,在固態電池的研發和量產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半固態電池方面,第一代能量密度300Wh/kg的半固態電池已完成開發,第二代半固態電池產品正處于中試開發階段,其能量密度將達到400Wh/kg,預計將于今年年底裝車驗證。
在全固態電池方面,第三代合能量密度400Wh/kg的全固態電池產品已實現小試,預計2025年完成產品開發。第四代全固態電池,即上述鋰金屬負極全固態電池,預計2027年完成實驗室樣品制作。
不僅如此,欣旺達的量產計劃也在快馬加鞭。按規劃,欣旺達計劃在2026年建設1GWh的全固態電池生產線,實現初步量產,同時電芯容量可提升至60Ah,成本控制在2元/Wh以下。
此外,為了推動固態電池技術產業的商業化發展與市場化應用,今年7月5日,欣旺達動力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在東莞正式簽署《關于共建東莞松山湖固態電池公共研發平臺框架協議》,將共同建設松山湖固態電池公共研發平臺。該平臺將匯聚國內外優秀的固態電池研發人才和團隊,形成強大的研發合力。同時,平臺還將配備先進的研發設備和實驗室,為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發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固態電池的發展進入加速階段,資本市場對固態電池的青睞程度也前所未有。但是,發展固態電池,仍需解決固固界面問題、成本問題、制造及工藝的匹配問題以及技術路線選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