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地表最強人形機器人發布!OpenAI加持 已在寶馬打工

時間:2024-08-07

來源:21ic電子網

導語:號稱“地表最強”人形機器人,來了。

  名曰Figure 02,舉手投足之間,它距離接近人類超越人類又前進了一步。

  背后的公司,正是那個OpenAI欽點、英偉達微軟貝佐斯聯合投資的Figure機器人。

  在寶馬工廠工作,不管是拿鋼材,還是組裝器械,它都不在話下~

  據介紹,此次它的手有著驚人的16個自由度,能承受與人類相當的重量。

  各種臟活累活,一整個拿捏~更何況CEO望子成龍,說希望它最長能工作20個小時。

  這下,真·釋放人類雙手。

  而在OpenAI大模型加持之下,它能說會道的能力也上升了一個Level~尤其是實現端到端語音交互,跟人溝通也更加流暢。

  不少網友驚呼:機器人進化的速度讓我起雞皮疙瘩。Future just arrived。

  很難想象5年、10年、20年之后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咳咳,不過這宣傳視頻…咋感覺是直接按頭對標馬斯克的Optimus。

  比如光影細節、在車廠工作的場景。

  大模型加持,軟硬件全升級

  據官方介紹,Figure 02可以說軟硬件徹底全部重新設計。此次主要有這些亮點:

  6個高性能攝像頭+AI驅動的視覺系統感知電池續航提升50%以上板載計算和AI推理能力提高3倍第四代靈巧雙手,可承重25公斤線路整合優化更美觀可靠采用外骨骼結構,提升結構剛度端到端語音對話推理

  先從外觀上來看,與Figure 01相比,Figure 02整體線路布局更加緊湊隱蔽,直接拉升美觀度和可靠性。

  團隊還設計了定制線纜端子和連接器用來提高機器人可靠性。

  Figure 02的頭部、前軀干和后軀干共配備6個RGB攝像頭,并機載視覺語言模型。

  用AI驅動的視覺系統感知來理解物理世界,Figure 02能夠進行語義定位和快速常識視覺推理。

  而且Figure 02的計算和AI推理能力是Figure 01的3倍,能夠完全自主執行實際應用中的AI任務。

  AI數據引擎將提供最新AI模型,這些模型將在機器人的GPU上運行。

  手部采用全新第四代人體尺寸,擁有16個自由度。

  相較于上一代,手腕更小了,外觀也更好看。

  最大承重25公斤,與人類相當,較Figure 01的20公斤整整提升了5公斤。

  機械、電氣、控制和傳感器均在內部設計。

  與Figure 01相比,Figure 02另一個設計上的重大轉變是采用了外骨骼結構。

  類似于飛機,外層承擔負載,可以提升結構剛度并抵御碰撞負載。

  官方還表示,對內置在機器人軀干中的電池組升級成了2.25KWh,將機器人原有的5小時運行時長,延長了50%以上。

  CEO:希望Figure 02能夠實現每天近20小時的有效工作時間。

  與OpenAI合作,Figure 02還訓練定制了AI模型,搭載麥克風和揚聲器能夠與人類進行語音對話,默認UI就是語音。

  背后公司估值26億美元

  Figure AI成立于2022年,隨后在2023年他們推出了首款產品Figure 01,自稱是世界首個可商業化的人形機器人。

  今年2月,它獲得一眾科技巨頭和大佬的投資,包括OpenAI、微軟、英偉達、貝佐斯等聯合約6.75億美元融資,自此估值26億美元,一舉成為最受關注的人形機器人公司。

  十幾天之后,Figure 01搭載著OpenAI大模型亮相,升級之后的它,能聽會說、動作靈活,直接驚艷到眾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