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萬億賽道大洗牌:動力電池企業仍跨界儲能

時間:2024-05-06

來源:OFweek 鋰電網

導語:儲能電池產能也過剩了,儲能電池廠正困于產能利用率中,億元級別的巨額虧損并不鮮見。

  近兩年來,從黑芝麻到游戲企業昆侖萬維,再到光伏企業與動力電池企業,儲能吸引各行各業玩家布局,但由于儲能行業具有較高技術壁壘,不少企業“跨界失敗”。正如任正非在《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一文中曾說過,“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擅自擴張,那只能是自殺?!?/p>

  然而在這種風險環境下,仍不斷有公司投身儲能賽道,其中越來越多的動力電池跨界而來,他們更早步入過剩,在低價內卷中經歷“洗牌”,選擇投入儲能行業,或是都瞄準了一個空白市場——長時儲能。

  電池企業開始兩條腿走路

  中國物理與化學電源行業協預計,到2025年儲能產業規模將破萬億。近兩年來,有越來越多動力電池企業涉足儲能賽道。截至目前,全球動力電池出貨前十中的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孚能科技都已切入儲能賽道,謀求“動力+儲能”雙賽道發展。

  2024年4月,寧德時代發布了儲能系統新品——天恒(首款5年零衰減儲能系統)。儲能已經成為寧德時代的第二增長曲線。年報顯示,去年寧德時代儲能電池系統營收占總營收的14.94%,且從營收增速來看,儲能電池系統快于動力電池系統。

  比亞迪目前儲能電池累計出貨量已超40GWh。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公司未來將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兩個方向高度協同發展。

  正在承受瘋狂擴產后果的中創新航也開始兩條腿走路:動力電池和儲能。近期透露將會推出兩款全新的儲能電芯產品,未來儲能業務在中創新航業務中的占比將達到20%至30%(2023年儲能營收占17.7%)。億緯鋰能也在去年底投資37億元加速擴大儲能電池的生產規模。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動力電池企業也已加碼在儲能領域的布局。

  動力電池下場儲能是降維?

  對于其他行業的企業造儲能產品來說,攻克技術壁壘并不容易,相對而言動力電池企業進軍儲能,似乎信手拈來。

  動力電池相比較儲能電池,對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求更高。動力電池需要具備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輸出,以滿足電動車輛對加速性能和行駛里程的要求。再者,由于動力電池受到汽車體積、重量的限制以及啟動時的加速,動力電池要比普通儲能電池有更高的性能要求。

  拆解電池結構,動力電池包含了與儲能電池相類似的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若動力電池廠商通過采購或代工得到儲能變流器,便能組裝儲能電池。

  而動力電池也正因還具備更高技術要求的電芯、電氣系統,技術開發難度更高,成本也更高。因此動力電池企業切入儲能,在工藝和開發經驗上均有先天優勢。

  此外,不少動力電池企業入局儲能電池,也可能是基于回收動力電池的籌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提到,其實動力電池退役后可以做儲能,這需要根據電池衰減情況進行判斷和選擇,同時二次利用也對環境保護有益。

  動力電池企業“左手動力,右手儲能”,向儲能領域延伸布局。而外行似乎只能知難而退。

  例如跨界儲能的南方黑芝麻公司宣布35億磷酸鐵鋰儲能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擱淺;游戲公司昆侖萬維以入股儲能企業的方式跨界儲能仍是折戟,轉讓北京綠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光伏企業天合光能十分高調地喊出“引領光儲融合高質量發展”,發布行業首個儲能專用電芯白皮書,去年4月擬分拆力促光儲分布式子公司天合智慧上市,創始人之女高海純擔任天合智慧董事長,1年時間過去仍在籌劃。

  瞄準長時儲能是“稀缺”賽道?

  儲能進入過剩時代,但仍存在空白市場。目前來看,長時儲能市場規模還較小,產業鏈尚不成熟,且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

  長時儲能可跨天、跨月,乃至跨季節充放電循環,能滿足電力系統的長期穩定??稍偕茉窗l電滲透率越高,所需儲能時長越長。當前,中國新能源滲透率正持續提升,這意味著長時儲能的需求會快速釋放。

  機構預計,長時儲能潛在市場空間從2025年開始將大規模增長,全球累計裝機量將達到30GW-40GW,累計投資額約500億美元。

  在中國,目前鋰電儲能市場的“卷”還主要集中在2小時以內的短時儲能領域,而4小時及以上的長時儲能賽道則可稱之為“稀缺”賽道。無論是去年海辰儲能發布的MIC1130Ah產品,還是億緯儲能推出的超大疊片智慧電芯“Mr.big”LF560K——628Ah產品,亦或是日前剛發布630Ah長時儲能電芯的天弋能源,從產品研發之初便定位于“專為4-8小時長時儲能市場打造”,瞄準長時儲能賽道。

  儲能,尤其長時儲能是碳中和時代的必然選擇,動力電池等企業入局,會推動儲能技術加速突破,但需警惕惡性競爭。有業內人士稱,儲能電池激烈的價格競爭還讓動力電池的價格上不來,且儲能電池傾向于向低端電動車消化庫存,進一步擠壓了動力電池的市場空間。中國目前有上萬家儲能企業,但大部分產品毛利率比較低,導致企業缺乏后續資源與經費繼續投入研發。

  深圳國瑞協創儲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卓清鋒表示,儲能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今年下半年或將迎來行業大洗牌,屆時至少一半以上的集成企業將被淘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