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硅谷經驗”
Peggy Johnson的硅谷經歷可謂豐富,曾擔任VR設備商Magic Leap的首席執行官,領導公司從TO C市場向TO B轉型,并對公司進行了資本重組等重要舉措。在加入Magic Leap之前,約翰遜在微軟擔任了六年的業務開發執行副總裁,負責推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和交易,直接向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報告工作。
在微軟任職期間,約翰遜還推出了微軟的首只企業風險基金M12,在三年內已在其投資組合中增加了80多家公司。
在加入微軟之前,約翰遜在芯片大廠高通工作了24年,擔任該公司執行委員會成員,并在工程、銷售、營銷和業務開發方面擔任過各種領導職務。她負責領導互聯網服務部門,該部門于2001年推出了移動應用程序下載平臺BREW,BREW使數十億個應用程序能夠下載到手機上,從而提高了高通的芯片銷量,并從應用程序銷售中產生了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
如今,人形機器人風口正成,人形機器人制造商Agility Robotics急需一名富有經驗的掌舵者帶領他們搶占新賽道的先機,帶領Agility從尖端技術初創公司轉型為全球領先機器人公司,有著豐富的“硅谷經驗”的Peggy Johnson和Agility Robotics創始人Damion Shelton一拍即合。
創始人謝爾頓表示,佩吉作為Magic Leap首席執行官推動變革所取得的成績讓人敬佩,在佩吉的領導下,Agility可以將機器人技術推向新的高度。
這是Agility Robotics計劃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以來又一重大舉措,此前在2023年5月,該公司任命Melonee Wise為CTO,Wise于2021年以2.9億美元的價格將自主移動機器人制造商Fetch Robotics出售給Zebra Technologies。
人形機器人賽道火爆,搶灘登陸戰已經打響
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勢頭正日益增強。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人形機器人將成為2024年最重要的機器人趨勢之一,2023年,全球有近20家公司推出了人形機器人。
目前,Agility Robotics已經在部分倉儲場景下為客戶部署人形機器人Digit,Digit機器人已經在亞馬遜和GXO Logistics等公司的測試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機器人的設計符合OSHA嚴格的安全標準,初步驗證可以運行大型AI模型以動態適應新任務,下一步將擴大生產,推廣人形機器人的應用。
2023年末,Agility Robotics宣布位于俄勒岡州塞勒姆的“RoboFab”超級工廠接近完工,該機器人制造工廠占地70000平方英尺,產能設計為年產量10000臺人形機器人,并將雇傭500名員工共同工作,實現真正的“人機協作”。
據悉,該制造工廠將于今年交付使用,2025年則將正式批量生產并銷售到全球市場。
盡管人形機器人仍未實現大規模生產,但這個賽道里已經人才濟濟。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最近分享了5家他看好的初創公司,其中三家為人形機器人制造,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Agility、Apptronik 和 RoMeLa。
前不久,另一家人形機器人制造商Figure AI宣布完成金額高達6.75億美元的B輪融資,是2024年以來錄得的最高記錄,投資方包括了英偉達、亞馬遜、微軟等多家硅谷硬科技公司。同時,Figure AI與著名制造商寶馬汽車達成協議,確定在寶馬工廠內部署Figure 01人形機器人。
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的賽道內也處于頭部集團,來自深圳的優必選機器人在去年底壓哨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而就在前不久,優必選機器人已經進入蔚來汽車工廠“實習”,執行巡檢和粘貼車標等工作,擠進第一批在應用場景試用的人形機器人行列中。
來自杭州的宇樹科技同樣在開年后完成重磅融資,總金額達10億人民幣,融資方包括美團、金石投資、源碼資本,老股東深創投、中網投、容億、敦鴻和米達鈞石跟投。他們的四足機器人在央視春晚、2022冬奧會、2023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等國際舞臺上賺足眼球;而人形機器人方面,H1機器人甚至已經實現奔跑,執行閃避、跳躍等高難度動作時也非常穩定流暢。
結語
人形機器人的紛爭已經開始,自2024年開年以來不難看出,各廠商已從2023年的成立、講概念,不斷在資本市場上獲取支持,到2024年的正式部署應用、簽署訂單協議、擴大生產規模的轉變。未來,人形機器人的藍海市場很可能轉瞬變為紅海,若不能取得先機,將會被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