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長安儲能研究院:2024年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互聯成主流趨勢

時間:2024-01-15

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導語: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其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之一。為穩步推動車網雙向互動能力提升,應大力推廣應用智能充電基礎設施,積極解決關鍵雙向充放電技術可行性問題。

  作為儲能行業的前沿科研機構,長安儲能研究院與長安綠電肩負創新使命,共同推出智慧儲能解決方案,旨在推動新型能源體系與電力系統的發展邁入新階段。

  近日,國家多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根據中央和國務院的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盡管當前發展態勢積極,《實施意見》指出,面對下一階段大規模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需求仍然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如車網互動技術體系和應用方案尚不成熟,雙向充放電技術等關鍵技術標準有待完善,并需進一步健全配套的需求響應和電力交易機制。

  根據市場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23年底,新能源乘用車的年銷量達到733.5萬輛,占乘用車總銷量2158.4萬輛的34%,新能源市場份額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分別占有67%和33%的比例(數據來源: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車網融合市場顯然存在巨大潛力和增長動能,更應大力促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發展,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和電力系統構建進程。

  為實現2025年初步建成車網互動技術標準體系,全面實施和優化充電峰谷分時電價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的關鍵目標,《實施意見》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即包括:協同推進車網互動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建立車網互動標準體系、優化完善配套電價和市場機制、探索開展雙向充放電綜合示范、積極提升充換電設施互動水平、系統強化電網企業支撐保障能力。

  應《實施意見》的號召,長安儲能研究院將加大儲能技術研發力度,利用先進的儲能技術和資金優勢,深入研究智能電網調節、車輛對網技術、應急安全措施、電池壽命管理以及電網友好型充電站等問題。不久前,長安儲能研究院與長安綠電已宣布將全力研發打造智慧工商儲新型解決方案GPOWER,即采用電動汽車+頭寸式的儲能設備+中心逆變器+終端逆變器+智慧儲能微電網系統實現分布式工商業儲能。通過超級逆變器將電動汽車變為移動儲能設備,將光伏、儲能、電動汽車等多個環節緊密結合,打造出一個適應工商業需求的儲能應用新模式。

  通過GPOWER智慧儲能解決方案,可充分利用家庭停車位及公共停車位建設城市智慧儲能微電網,使電動汽車成為移動的儲能設備,通過智慧調度平衡電力供需,推進電力市場機制的靈活化,從而實現資源優化、電力快速流轉,促進電力價格機制市場化和市場繁榮發展,推動《實施意見》下一階段有效落實。

  作為產學研用一體的科研平臺,長安儲能研究院將繼續致力于儲能技術的不斷升級與突破,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并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展望未來,我們將密切關注《實施意見》的落實進展,為長安綠電GPOWER智慧儲能解決方案注入更高效、更創新的動能,助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和電網融合業務邁向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