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事、副總經理辭職
6月21日,寧德時代發布《關于董事、副總經理辭職及選舉非獨立董事的公告》,公司董事會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吳凱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為更加專注于公司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工作,致力于新能源領域的開拓創新和技術引領,吳凱先生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副總經理職務。”
辭任后,吳凱先生仍繼續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同時將擔任公司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從上述公告可看出,是對董事、副總經理的辭職,同時也是職位調整。寧德時代在公告中將吳凱在擔任公司董事及副總經理期間的表現表述為,“恪盡職守、勤勉盡責。”
公開資料顯示,吳凱,1968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上海交通大學博士。1992年至1998年,任武漢理工大學講師。1998年至2002年,任東莞新科磁電廠研發經理。2002年至2004年,任東莞新能源電子研發經理。2004年至2012年,任東莞新能源研發總監。
根據公開資料,吳凱和寧德時代現任董事長曾毓群的經歷有較多重疊之處。曾毓群同樣出生于1968年,1989年從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畢業后不久加入東莞新科磁電廠。1999年,曾毓群參與創建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簡稱ATL),即寧德時代(CATL)的前身。
關于吳凱的最新報道,是其參加了本月10日在四川宜賓召開的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新一代動力電池與前瞻技術”的分論壇中,吳凱做了主旨演講,其不僅介紹了寧德時代在快充和換電領域的最新情況,更詳細介紹了寧德時代更長遠的電池路線——長壽命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和無過渡金屬電池的進展,以及對這兩種技術路線的思考。
在大會后,吳凱也接受了央視《對話》節目的錄制,在談到未來全球動力電池格局將如何發展的問題時,吳凱表示,“寧德時代的布局不光是今天,未來十年,我相信我們始終保持在動力電池行業的技術領先。”
而在此前的5月9日,歐洲專利局(EPO)于公布了入圍2023年歐洲發明家大獎決賽的名單。吳凱及其團隊憑借降低失火和爆炸風險的鋰離子電池入圍。
2、為員工提供無息借款最長10年
同樣是6月21日,寧德時代的另一則公告顯示,公司擬為員工提供無息借款,借款期限最長10年,可用于購房等。寧德時代還宣布擬使用不超過78億元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寧德時代表示,提供無息貸款的目的,是為更好地吸引與保留公司所需優秀人才,支持員工實現安家樂業。“公司可向員工提供的借款總額度限額為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0.3%。在此額度范圍內,員工歸還的借款及尚未使用額度可循環用于后續員工借款申請。借款期限最長不超過十年(含),具體借款期限以公司與員工簽訂的借款協議約定為準。”
3、連年上榜《時代》周刊年度最有影響力的100家企業
2023年6月21日,寧德時代入選美國《時代》周刊(TIME)“最有影響力的100家企業”榜單,該榜單旨在表彰在全球領域產生卓越影響的公司。
《時代》周刊肯定了寧德時代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科技創新能力,高度贊揚寧德時代可輕松實現1000公里續航的麒麟電池,以及能量密度翻倍、可用于載人航空的凝聚態電池。
《時代》周刊同時高度評價了寧德時代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商品的快速轉化能力。凝聚態電池于2023年4月發布,車規級應用版本可在今年內具備量產能力;麒麟電池于2022年6月發布,已于今年3月實現量產。
該榜單由《時代》周刊的全球報道網絡及外部專家提名,并由《時代》周刊編輯按照企業影響力、創新力、愿景及成就等關鍵因素進行綜合評估,最終評選出100家上榜企業。
4、回應被特斯拉暫停供貸:消息不屬實
近日,有投資提問稱,”市場傳聞,寧德時代電池重大缺陷,已被特斯拉暫停供貨,請問是否屬實?“
6月21日,寧德時代對此回應:消息不屬實,公司與客戶戰略合作關系沒有發生變化,會持續深化和提升。
另有投資者提問:從市場傳出的消息來看,與特斯拉在美國享受的一則補貼有關。6月3日Tesla官網更新Model3 RWD補貼從3750美元提升至7500美元。這是否意味著公司被剔除出特斯拉供應鏈?這是否是影響公司股價的重大新聞,是否應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寧德時代同樣回應:消息不屬實,公司與客戶戰略合作關系沒有發生變化,會持續深化和提升。
此外,投資者關注的關于寧德時代的消息還有:
6月20日,寧德時代方面向路透社證實,將投資14億美元(近100億元人民幣),幫助開發玻利維亞儲量巨大但基本上尚未商業化利用的鹽湖鋰資源,建設兩座鋰鹽加工廠,從而鞏固與玻利維亞政府在今年1月建立的合作關系。
這兩座鋰鹽加工廠投產后,總產能約為每年20萬噸。這兩座工廠最早將于今年7月開工,預計到2028年前,后續項目的總投資有望增至約99.2億美元。寧德時代將在玻利維亞西南部的烏尤尼(Uyuni)和西部的奧魯羅(Oruro)兩個鹽湖中提取鋰。
6月中旬,寧德時代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聚焦新能源車換電、電動船舶、新型儲能、綠色園區、金融服務和貿易等重點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