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機器人動力模組研發商「本末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松禾資本和聯想創投聯合領投,某知名產業投資方和毅峰資本跟投,五源資本和奇績創壇等老股東持續加碼,北拓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
本末科技創始人兼CEO張笛表示,公司已達成連續12個月每月30%的營收增長。通過本輪融資,本末科技將持續推進直驅技術研發,同時也有信心將更多的技術落地,進入并改善大部分人們的生活。
本末科技在2018年創立于香港,專注于提供無減速機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2019年正式入駐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參與創辦的東莞松山湖園區機器人產業基地;2021年3月,本末科技獲李澤湘個人種子輪投資;緊接著5月,又完成了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本末科技融資歷程
目前,本末科技的產品主要服務于家用機器人、工/商用機器人、健身行業幾個領域。
其中,面向掃地機器人、拖地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等小型輪式機器人行業提供直驅型的行進輪和掃拖地功能模組;面向AGV/AMR、室內外巡檢配送清潔等輪式機器人行業提供直驅型驅動輪模組;面向各類健身器材產品提供阻力、阻尼電機。以掃地機器人為例,本末的直驅方案使得產品在靜音、減少安裝空間和摩擦、續航等性能進一步提升,滿足中高端產品的需求。
2020年-2021年,本末科技自主研發了系列電機M06及M15,主要客戶包括科沃斯、追覓科技等。本末科技也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雙輪足機器人DIABLO,商湯、紫川、MIT、伯克利等科技企業與知名高校均有采購。目前,本末科技擁有5條自建產線,其核心能力工藝均自研自產,具備年出貨量百萬電機的能力。
相較于搭載減速機傳統的機器人,DIABLO具備動力澎湃、動作絲滑、節電高效等優勢。這款機器人全身由6個可以自由運動的M1502A直驅型機器人關節驅動,采用直驅腳輪平衡控制方式,橫滾角控制范圍達±37度;直驅關節阻抗控制方案能減少60%沖擊;單個關節峰值扭矩僅17nm,將提供爆發性輸出;采用16位編碼器進行高精度定位,穩態誤差僅有0.01度;豐富的控制接口可助力二次開發。
本末科技產品線
創立以來,本末科技就致力于使用直驅技術,替代機器人關節中的減速機,通過將傳統的“電機+減速器+伺服系統”組合換成一個直驅電機,省掉原有的減速機成本,提升了結構的緊湊性、安裝發方便性、運行的穩定性等性能,實現了低轉速大扭矩、低噪音。
對于傳統機器人而言,使用壽命提升瓶頸為減速箱。據張笛介紹,使用直驅方案,器械使用壽命能提升3倍以上。
投資方紛紛對“直驅動力取代減速機”這一底層技術形態的市場前景表示看好。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郭琤琤表示,隨著直驅滲透率提升,本末科技將擁有比較大的成長機會,相信會顯著改善現有部分應用場景的機器人應用體驗,有可能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伙人王光熙表示,本末科技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為機器人帶來了更低運行的背景噪音、更高的機體空間利用率。這種開創性的優化升級,對于加速機器人進入各種應用場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直驅動力是否能取代減速機?這個問題背后的邏輯是“如何讓機器人運動技術更加高效”,這是機器人行業技術發展過程中必然思考的問題,市場或許將在未來給我們更清晰的答案。但是正如峰資本管理合伙人曹映雪所言,本末科技自身代表著一批艱苦地攻克卡脖子技術和工藝的創新企業,本末科技將直驅電機做得更小更耐用不是單一維度的競爭優勢,而是揭開了消費產品爆炸式創新的可能性。我們期待未來市場上有更多像本末科技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