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5G芯片新戰場 高通與聯發科盯上了你的車

時間:2022-09-30

來源:雷科技

導語:近日,一則消息的傳出再次引起了大家對聯發科的關注,作為全球數得上名字的半導體企業,聯發科在最近半年時間確實有些低調,就在大家猜測聯發科是否在醞釀新的手機旗艦芯片時,臺灣工商時報的報道為我們揭開了聯發科新業務的神秘面紗。

  在自動駕駛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持續大幅度增長后,車用芯片一直處于短缺狀態,一方面是半導體芯片的產能受限于疫情等影響,減產狀況頻發,另一方面是車用芯片的需求猛增超出了多數半導體廠商的預料,而有能力供應高規格車用芯片的企業并不多,且基本不是主營業務。

  在高性能車用芯片領域,主要的供應商是英特爾、英偉達、高通、AMD等半導體企業,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傳統的半導體巨頭,以傳統的技術優勢快速迭代進入車用芯片市場。當然,熟悉半導體市場的朋友應該發現了一個巨頭的缺席——聯發科。

  聯發科來了

  作為全球半導體芯片供應量一直保持在前五,甚至一度進入前三的企業,多數非半導體行業的普通人對聯發科的印象或許止步于手機上的天璣芯片,實際上聯發科的半導體芯片業務范圍極大,很多你用過的數碼產品,上面的芯片或許就來自于聯發科。

  舉個例子,一直蟬聯TWS耳機銷量第一寶座的AirPods,其使用的H系列芯片就來源于聯發科旗下的子公司(順便一提,全球暢銷的山寨AirPods所使用的芯片也來自該公司)。聯發科能夠與高通扳手腕,靠的不僅僅是手機芯片,否則在那個聯發科被完全壓制的時間段,這家公司大概率已經涼涼,不太可能還投入巨資研發新一代的天璣系列芯片,從而扭轉頹勢。

  隨著在手機市場站穩腳跟,聯發科自然是將主要力量放到了另一個增長迅速的市場——車用芯片。開頭提到,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座艙的普及,加上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等系統的運用,使得車用芯片數量猛增,根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的車用芯片數量將增加到1285億顆,較2022年增長200%以上。

  僅2021年,車用芯片的全球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500億美元,根據預測,在2027年時全球車用芯片市場規模將接近1000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市場,恐怕沒有一個半導體廠商會不心動。

芯片

圖源:英飛凌

  所以,聯發科從五年前就開始布局車用芯片市場,并且在近期終于成功投產并獲得了部分汽車廠商的合作,據報道,聯發科的車用芯片已經打入歐洲和亞洲的汽車品牌供應鏈,已經進入量產出貨階段,并且將在2023年迎來出貨量上的明顯增長。

  目前聯發科在車用芯片領域的占比還十分有限,但是這個半導體芯片巨頭的入場,顯然會引起另外幾家企業的警戒,這個本就不平靜的市場,恐怕會再次迎來一次動蕩。

  聯發科的目標是什么?

  雖然聯發科進入車用芯片市場是近期才披露的信息,但是早在5年前,聯發科就已經初步進軍汽車市場,只是當時的主營業務并非主控芯片,而是一些配套的車用芯片,比如傳感器、車用記錄儀等。聯發科的財報披露,總營收中有5%來自車用產品線及特殊應用芯片,雖然占比不高但是增長前景可觀,并且有望成為新的主要營收增長點。

  根據報道,聯發科此次出貨的芯片為5G芯片,或許大家會想到手機上的5G芯片,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一個產品,目前聯發科的車載5G芯片以Sub-6頻段為主,同時也是國內主流的5G頻段。不過,聯發科表示Sub-6頻段的5G車用芯片只是目前的主要產品,后續很快就會推出采用毫米波的5G芯片。

  5G頻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Sub-6頻段,一種則是毫米波,國內最早建成的5G網絡基本都是Sub-6頻段,從2020年開始逐漸建造毫米波版的5G基站,不過進展并不快,目前僅有一二線城市及部分城市中心區、高新區完成了覆蓋。

  兩個頻段的區別主要在于Sub-6頻段可以通過改造現有的4G基站進行建造,毫米波則需要全新的5G基站才能支持,而且覆蓋的范圍要小于Sub-6頻段的5G基站,成本十倍甚至百倍于前者。

5G

  既然都是5G,為什么還要建造毫米波版本?簡單來說,你在科普視頻中看到的各種5G應用,比如無人機導航、超低延時游戲、自動駕駛輔助等都是毫米波版的5G網絡才能實現的功能,Sub-6頻段的5G除了帶寬較4G有所增加外,幾乎沒有別的區別,這也是為何有人吐槽5G用起來和4G沒區別的原因。

  Sub-6頻段雖然被稱為“青春版5G”,但是因為部署簡單、成本低等原因,是目前覆蓋范圍最廣的5G網絡,國內的大部分5G網絡都是Sub-6頻段的。所以,Sub-6頻段的5G芯片更適合汽車這樣移動范圍廣的設備使用,不需要擔心會因為駛出覆蓋范圍而切換成帶寬更低的4G網絡。

  考慮到目前汽車的聯網需求主要是娛樂和OTA升級等不需要低延遲的場景,Sub-6 5G芯片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需求。后續的毫米波版5G芯片,顯然就是為了更高等級的車載技術應用所準備的,比如前面提到過的自動駕駛輔助,在自動駕駛的未來方案中,一般將系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車內的AI駕駛系統,另一部分則是城市交通AI系統。

  前者的核心就是車載高性能AI芯片,在毫秒級內對車載傳感器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反饋,操控汽車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對突發狀況的處理和應對。另一部分城市交通AI系統則是通過街道兩旁的傳感器及城市交通管理系統,實時傳輸信息給汽車,輔助車載AI系統預判路況和行人狀態,進一步增強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那么城市交通系統如何與車輛進行實時低延遲通訊呢?大家應該都想到了,就是前面提到的毫米波5G網絡。所以,Sub-6 5G芯片僅僅是聯發科的試水之作,后續的毫米波5G芯片才是其進入自動駕駛市場的金鑰匙。

  在5G芯片領域,目前也僅有聯發科可以與高通叫板,另一個5G領域巨頭,因為某些原因則是暫時退出了市場,所以,未來幾年的車載5G芯片,都將會是高通和聯發科的新戰場。除了5G芯片外,雙方估計還會圍繞著中控芯片等領域展開競爭,高通最大的對手已然出現。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