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技術取得領先地位之后,今年前5個月中國的汽車出口已首次超越德國并逼近日本,原因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快速增長,可望成為中國又一大出口品類,引領中國制造繼續向高端制造轉型,甚至有專家認為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業界都清楚制造業才是一個國家的實力來源,自從2010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2年占據全球第一大制造業國的地位,這十多年中國也在積極推進制造業的轉型,增強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實力。
移動通信技術首先成為中國取得領先地位的科技,從2G跟隨、3G三分天下、4G取得半數話語權,再到如今的5G專利居于全球第一,凸顯出中國在移動通信技術上的快速進步,依托于5G技術的領先優勢,中國正在推動更多科技的發展。
中國建成了全球六成的5G基站,中國的5G用戶數占全球八成多,在5G商用領先的情況下,中國正推進5G在工業中的應用,如今的煤礦、冶金等行業都已引入了5G技術,大幅提升了工業生產的安全和效率。
在5G之后,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成為中國制造的又一個重要進展,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已連續數個月取得月銷量突破10萬輛的成績,遙遙領先于外資新能源汽車企業,這是國產汽車首次在汽車行業奪下第一。
國產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取得優勢之后,如今開始出擊海外市場,這兩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出口連續倍增的拉動之下,汽車出口首次突破了200萬輛,今年前五個月更是一舉超越德國這個汽車大國,這是中國汽車首次在全球汽車市場取得如此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來料加工的方式發展制造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在2007年開始逐漸擺脫對組裝業的依賴,加工貿易占中國進出口的比例自那之后從五成占比逐漸滑落至如今的兩成多。
此前中國制造在空調、小家電、手機、PC都已取得很大的優勢,這些行業領頭羊也在國內市場取得優勢之后走向國際市場,并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證明了它們的實力。
相比起上述這些制造業,汽車行業則被稱為制造業的標桿,因為汽車是集諸多行業科技與一身的產品,汽車由數萬個零件組成,涉及了材料、高精制造等諸多行業,中國制造在汽車行業占據優勢并成功走向國際市場,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更具指標意義。
制造業的另一大意義則是為社會提供龐大的就業崗位,美國曾依靠制造業的優勢奪取了全球領導地位,美國也因此而曾高度繁榮,但是隨著美國制造業的衰落,老一輩美國人感嘆他們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變得寥落,原因就是制造業的空心化導致許多美國人失去了就業機會。
如今中國的諸多制造業逐漸取得世界領先地位,此前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在13個行業取得領導地位,再加上科技方面領先優勢,正逐漸形成合力,正是基于這些現實,業界人士認為中國正在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可以預期中國制造將繼續向高端制造爬升,推動中國整體實力的上升,迎來更美好的未來,可以說如今的中國正處于歷史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