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資源化利用是走可持續和綠色發展之路的重要體現,同時對于我國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減少水環境污染和保障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工業用水量約占全國總用水量的20%,工業廢水排放量約占全國污水排放量的25%。因此,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的重要一環。
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六部門發布了《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左右,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格局。
工業廢水的主要排放行業
工業廢水的循環利用要從主要行業抓起。聚焦廢水排放量大、且具備升級改造條件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造紙、紡織、食品等主要用水行業,明確這些行業廢水循環利用的總體目標,能夠為未來五年我國進一步提升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率,加快污廢水資源化利用明確方向。
如何實現工業廢水的高效循環利用
企業在探索從污水處理廠中達標排放的污水再進行深度處理回用,經過處理以后達到工業用水的標準,又或者能夠用于廠區內部的清洗、澆灌等用水,這樣可以減輕企業用水的壓力,這類循環污水深度處理回用技術叫做中水回用處理。使用活性炭吸附回用水處理技術,出來的中水能夠達到工業車間用水要求。如果想要達到更高的用水要求,可以使用超濾膜回用處理技術,以除去水質中鈣、鎂、鎘等金屬離子的目的。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需要采用低成本且有效的技術來進行工業污水處理,以減少有害物質對環境和人體的損害,這樣可以減少水資源消耗,還可以對我國水資源狀況進行改善。深水海納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處理工業污水,這樣可以加強管理并給予回收循環利用,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還可以起到節約水資源的作用。
技術創新是實現工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的重要途徑,膜分離、高級氧化、濃縮脫鹽、厭氧生物脫氮等均是工業廢水循環使用的關鍵核心技術,但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導致其在工業廢水循環使用過程中面臨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因此,通過技術創新突破這些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可以有效助力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率的提升。
有數據統計,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只是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這個數據也充分說明了我國人均水資源十分有限,而我國工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資源,如何對其進行合理利用,最大限度提高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成為了關鍵工業廢水循環可以大大減輕水資源短缺的壓力,也是積極主動保護水環境,解決生態用水和環境用水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