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的芯片產能僅占全球12%份額,在全球居于第五名,位居它之前的分別是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和日本,其中中國大陸和日本均以占全球芯片產能15%的份額并列第三名。
美國早兩年就已認識到這種過于依賴韓國和中國臺灣的芯片產能不利于美國芯片的長久安全,因此這幾年想方設法迫使三星和臺積電前往美國設廠,壓力之下,三星和臺積電已赴美設廠,2021年底它們還被迫上交機密數據。
然而從雷蒙多的說法可以看出即使三星和臺積電如此做,美國依然不滿意,美國希望它自己的Intel、鎂光等芯片企業能擁有更多的產能,這對于三星和臺積電來說無疑是相當不利的消息。
事實上,這兩年在美國的支持下,Intel在芯片產能擴張和芯片工藝制程方面都已加快腳步,然而諷刺的是Intel卻Intel 4工藝工廠目前設在愛爾蘭而不是美國本土,而它卻是迫使三星和臺積電在美國本土設立工廠。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它占有全球芯片代工市場超過五成的份額,它也是全球擁有最先進生產工藝的芯片制造企業,三星雖然聲稱擁有4nm工藝,但是高通最終選擇將驍龍8G1從三星轉移到臺積電,顯然是認為三星的4nm比臺積電的4nm落后。
擁有最多產能和最先進工藝的臺積電這兩年可謂風光無限,隨著芯片價格的持續飆升,芯片代工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臺積電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這兩年幾乎每個月的營收、利潤都創下新高,凈利潤更是達到瞠目結舌的40%,在全球諸多企業當中都是非常罕有的。
然而在臺積電逐漸攀登上巔峰的時候,危險也正在悄然接近,主要因素無疑就是美國的態度。目前臺積電有近七成的收入來自美國芯片企業,特別是在2020年9月15日后不能再為華為代工之后,美國芯片為臺積電貢獻的收入占比不斷提升,美國的態度無疑讓臺積電憂心忡忡。
面對美國方面的態度,早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就指出赴美設廠很難賺錢,而美國原本的條件是將520億補貼分一部分給臺積電,但是隨著Intel的游說美國似乎已不愿意給臺積電和三星提供補貼,這對三星和臺積電更是不小的打擊,如今美國更直言將加強支持Intel、鎂光等本土企業,Intel如今已是臺積電和三星的競爭對手,美國此舉無疑是過河拆橋,然而臺積電和三星已上了船。
美國如今的態度總是如此左搖右擺,這一切都是基于它自身的利益,它如此只是考慮自身的利益已對全球芯片產業鏈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除了中國大陸在積極推進芯片自給率之外,歐洲也在積極推進芯片產業的發展以滿足自身需求,從長遠來看反而不利于美國芯片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