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既能“地上跑”也能“天上飛”

時間:2022-02-12

來源:科技日報

導語:想象一下一輛小型自動駕駛汽車正在陸地上行駛,卻突然將自己壓扁,變成四軸飛行器飛走。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機器人》雜志上的研究,美國團隊設計了一種在材料層面改變形狀的新方法,使用橡膠、金屬和溫度對材料進行變形并將它們固定在沒有電機或滑輪的位置。

機器人

無人車能夠利用液態金屬變形和彎曲。圖片來源: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當開始這個項目時,我們想要一種可做3件事的材料:改變形狀、保持形狀,然后恢復到原始配置,并在多個周期內完成。”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邁克爾·巴特利特說。

??為了創造一個可變形結構,該團隊借鑒了剪紙藝術。通過觀察橡膠和復合材料中這些剪紙圖案的強度,該團隊創建出了具有重復幾何圖案的材料結構。

??接下來,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能夠保持形狀但允許按需消除該形狀的材料。他們引入了一種由嵌入橡膠皮內的低熔點合金(LMPA)制成的內骨架。通常,當金屬被拉伸得太遠時,金屬會永久彎曲、斷裂或拉伸成固定的、無法再用的形狀。而將特殊合金嵌入橡膠后,當拉伸時,這種復合材料可迅速保持所需的形狀,非常適合可立即承重的柔性變形材料。

??最后,材料必須使結構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研究團隊在LMPA網格旁加入柔軟的卷須狀加熱器。加熱器使金屬在60℃或鋁熔化溫度的10%時轉化為液體。彈性體表皮將熔化的金屬保持在原位,然后將材料拉回原來的形狀,扭轉拉伸,使復合材料具有“可逆塑性”。金屬冷卻后,它再次有助于保持結構的形狀。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受剪紙啟發的復合設計可創造出復雜的形狀,從圓柱體到球狀再到凹凸形狀。形狀改變也可快速實現:用球撞擊后,形狀改變并在不到1/10秒內固定到位。此外,如果材料破裂,可通過熔化和重整金屬內骨架來多次修復。

??總編輯圈點

??大自然中很多有機體都可改變形狀以執行不同的功能。譬如章魚能大幅改變形狀來移動、進食或者與環境互動;人類也能彎曲肌肉進行支撐并保持;植物則可全天候移動以捕捉陽光。但在工程學中能否實現仍然未知。現在,一種變形復合材料不但強度足夠,還很容易變形,使得機器人能最大化適應環境。未來這一材料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執行多種功能任務的新一代機器人,還將有受損后自我修復的彈性設備,能在人機界面和可穿戴方面激發豐富的應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