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重大利好!上海這些企業最高領1億元補貼!

時間:2022-01-2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為了促進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海市日前推出新政支持“大禮包 ”,符合這些條件的企業最高可獲補貼一億元……

  1月19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了《新時期促進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下稱“《若干政策》”)。新政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為5年,明確總則及人才、企業培育、投融資、研發和應用、長三角協同創新、行業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

  

適用范圍.png

  截圖自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聯合出品(下同)

  

  上海市(“上海”或“本市”)新政有什么特點,落地后將帶來哪些變化?

  

特點.png

  那么,什么情況才能享受到新政紅利呢?整體來看,《若干政策》提出對于符合以下條件的項目,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一)對于零部件、原材料等自主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并實現實際銷售的集成電路裝備材料重大項目,支持比例為項目新增投資的30%,支持金額原則上不高于1億元(幣種:人民幣,下同);

  (二)對于EDA、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信息安全軟件重大項目,項目新增投資可放寬到不低于5000萬元,支持比例為項目新增投資的30%,支持金額原則上不高于1億元;

  (三)對于符合條件的設計企業開展有利于促進本市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工藝產線應用的流片服務,相關流片費計入項目新增投資,對流片費給予30%的支持,支持金額原則上不高于1億元。

  

政策內容.png

  同時《若干政策》還提出要加強集成電路中小設計企業產能保障,建立機制優先服務承擔國家技術攻關任務或研制重要產品的中小設計企業產能需求。上述政策覆蓋了集成電路生產、裝備、材料、設計(含IP、EDA)、先進封裝測試企業及機構,以軟件產品開發及相關信息技術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及機構。

  在設計領域方面,上海部分企業研發能力已達7納米,紫光展銳手機基帶芯片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三。在制造領域,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年銷售額在國內位居前兩位。在裝備材料領域,中微、上微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刻蝕機、光刻機等戰略產品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在實施EDA生態建設專項行動,提出對本市集成電路企業和創新平臺購買符合條件的自主安全可控EDA工具,按照實際采購金額給予50%的補貼。支持企業在高校開設自主安全可控EDA工具教學課程,并納入教學計劃。

  政策內容1.png


  根據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071.33億元,同比增長21.37%。設計業實現銷售收入954.2億元,同比增長33.39%;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467.2億元,同比增長19.87%;封裝測試業實現銷售收入430.9億元,同比增長12.64%。

  在投融資支持政策方面,《若干政策》提出創新信貸支持和軟件行業融資方式,同時表示支持保險機構參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指出加強適合集成電路產業特點的保險產品供給,探索建立集成電路保險共保體及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支持自主安全可控裝備、材料、EDA上線驗證,研究制訂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保險費補貼支持政策,該項創新舉措有利于增強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的信心。

  在研發和應用支持政策方面,《若干政策》圍繞集成電路裝備材料等重點領域布局科技重大專項,強調優化集成電路產品首輪流片政策,重點支持中小設計企業、重要創新平臺利用本市集成電路生產線和中試線開展工程產品首輪流片。

  此外,加大對自主安全可控裝備材料的驗證和應用支持力度,對本市集成電路產線和中試線為本市集成電路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驗證服務的,給予一定研發補貼。其中,單臺裝備驗證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每批材料驗證最高不超過50萬元。

  《若干政策》還注重支持長三角的協同發展。

  

政微內容2.png

  《若干政策》表示要依托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集成電路關鍵零部件和材料、核心算法技術攻關“揭榜掛帥”需求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企業技術研發和產業鏈發展合作需求,重點吸引長三角各類創新主體參與揭榜。對于本市處于示范應用階段的集成電路重大裝備在長三角區域集成電路產線首次應用的,按照專項資金“制造商—用戶”雙向支持政策給予一定支持,以促進長三角區域集成電路裝備行業聯動發展。同時舉辦長三角軟件算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和EDA大賽,吸引全球創新算法、信息技術創新成果在上海應用落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