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出口退稅上調等產業振興規劃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紡織品出口所面臨的重重困境,要想使積弊已深的紡織行業走出陰霾,真正破繭化蝶,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
出口退稅上調等產業振興規劃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紡織品出口所面臨的重重困境,要想使積弊已深的紡織行業走出陰霾,真正破繭化蝶,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
日前,在經歷了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以及金融危機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響導致利潤下滑的中國紡織產業,終于迎來了春天。在紡織工業振興規劃被審議通過的當天,滬深兩市紡織板塊由于受國家紡織新政的刺激迅速升溫,市場對于政策面的利好消息抱以滿堂紅表現。這將給寒冬中的中國紡織行業帶來一絲暖意。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將極大地提振了行業的信心,緩解了行業出口下滑、利潤銳減的困難,有利于改善紡織工業的發展環境。規劃明確了三年調整振興的目標和重要任務,對于促進紡織行業加快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競爭力,實現由大變強的轉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是一個信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喬新生教授在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規劃的出臺表明了國家救市的決心。
紡織業的困境
“我們相對穩定,但利潤比往年減少了許多。”2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在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中國紡織行業的領軍人物趙林中經歷了比較艱難的一年,用他的話來說,“總算沒死”。
趙林中稱,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紡織業的市場需求這一年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外部需求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外需不足導致紡織業出口受阻、效益下滑,破解市場瓶頸已成為紡織業必須要過的第一關。
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間。全縣有3064家紡織企業,2002年,紡織品產值占工業產值的75%,是中國十大紡織產業基地之一,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整個行業受到了嚴重沖擊。
紹興縣經濟貿易局副局長趙金良向《小康》記者介紹,2007年全縣紡織業利潤為83億元人民幣,2008年降至73.8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1%,但95%的紡織企業還是正常運轉。情況比他們預計的要好,趙金良告訴記者,為了幫助縣里的紡織企業度過難關,他們已經開始為企業減負。在技術改造稅上,他們允許企業先交30%的稅金,其余70%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再進行緩交。除此之外,縣里還特意下撥了7000萬元的特許資金,用來扶持和幫助一些難以度過難關的企業。
一份工業與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2008年中國紡織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需不足導致紡織業出口受阻、效益下滑,去年全年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3%,增速同比回落6.2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增長4.7%,回落9.5個百分點。去年前11個月,紡織行業實現利潤1026億元,增幅由2007年同期增長36.9%轉為下降0.7 %;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21.3億元,同比增長97.7%,虧損面達到20.4%。全年累計出口1851.7億美元,同比增長8.2%,增幅較2007年下降10.7個百分點。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一名負責人告訴《小康》記者,2008年,由于美國的進口總額同比下降,中國進口額比重卻同比提高了。在世界紡織業普遍處于困境的情況下,我國仍有規模以上的30%的紡織企業平均利潤增長保持在30%以上。但2009年中國紡織品整體出口增速將繼續放緩。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告訴《小康》記者,2008年下半年開始,對中國紡織企業來說,政策利好已頻繁出臺,國家高度重視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遇到的困難。而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的五項重點任務及相關政策對紡織行業也將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為企業稅收負擔逐步減輕,出口退稅率上調改善盈利,增值稅改革效應逐步顯現,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品牌工程勢在必行。
2月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振興規劃,這是繼鋼鐵、汽車兩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后的又一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規劃中提出了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等五項振興措施。并將國內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上調一個百分點至15%。
紹興縣中國輕紡城東升路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雪平向《小康》記者表示,隨著規劃的出臺,市場已經趨于平穩,與去年波動相比已經明顯好轉。但整個行業的專項資金只利于長期發展,在短期內效果不會很明顯。此次6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按市場份額劃撥給紡織行業20億元,簡直就是杯水車薪。錢雪平認為,專項資金是能對行業的結構調整、技術改造以及產業升級方面起到一定推動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有利于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可這對于擁有20萬家企業、就業人口超過2000萬人的紡織服裝行業而言效果不明顯,而且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政策的短期效果不明顯。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也指出,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即使僅提高百分之一,也可為中國紡織企業增加數十億的利潤。
事實上,為進一步緩解紡織業的困境。自2008年8月1日起,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已經二次提高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從11%到13%再至14%,此次又提升為15%。紹興縣中國輕紡城東升路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雪平表示,提高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將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增強市場競爭力,更有利于擴大出口和吸納就業,從而促進紡織工業振興。但他認為,從市場的角度看,紡織行業的真正回暖還需等到2009年下半年。
趙林中認為,紡織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市場需求不足,短期內1%的優惠力度不足,出口退稅還需提高,調整振興規劃還有提升空間。但此次行業規劃的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為紡織工業重新營造了優勢氛圍,有力提振了紡織工業發展的信心。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以目前的情況看,即便是“零關稅”也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需求大幅縮水,而增加利潤的前提是要有訂單。
第一紡織網總編汪前進認為,如果外商知道出口退稅率調整,把價格下壓一個點的話,我們紡企的利潤就等于是給外商創造了。因為當前正是紡企議價能力低的時候,政府補貼的40%~50%可能都會被外商拿走。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坦言,振興計劃體現普惠性、針對性和自下而上的特點。振興規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幫助紡織企業實現軟著陸,讓部分仍有競爭力的企業度過暫時的困難。但振興規劃無法創造需求,且部分支持政策的效果顯現有滯后性,因此,其影響將是長期性的。
趙林中也表示,行業的問題就是市場的問題,要想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除了自身努力外,還需要觀察全球的市場變化。趙林中認為,市場有了,政策有了,扎實地活著了,才能談一下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出口退稅上調等產業振興規劃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紡織品出口所面臨的重重困境,要想使積弊已深的紡織行業走出陰霾,真正破繭化蝶,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
孫淮濱:紡織業離春天尚早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指出,這次規劃的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在壓順差、防過熱、防全面通貨膨脹中形成的對紡織行業發展的不利影響,有助于紡織行業戰勝眼前危機,更重要的是提振了整個行業的信心。但調整振興規劃必須配合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和國家強有力的政策實施,才能真正顯現功效。
《小康》:紡織工業振興規劃出臺之后,您預計今年整體行業發展的趨勢會是什么樣呢?
孫淮濱:可以從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環境兩個角度上看。2009年,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向全世界蔓延,國際經濟和貿易的形勢更加嚴重。盡管主要經濟體國家也出臺了各種救市方案,但并沒有得到實際的效果,環境形勢和出口增長不容樂觀。在目前救市方案還沒有見到成效的時候,預計上半年面臨的出口形勢會更加嚴峻。尤其是以外銷加工為主的企業,今年一季度依然會很難過,它對出口的依賴性還是很強。
去年四季度,一些出口企業接到2009年的單子明顯減少,這就預示著金融危機的影響會進一步加劇,所以200 9年上半年是出口比較困難的一個時期。至于國內經濟環境,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相對比2008年要寬松,主要是因為政策面,國家有了振興規劃,生產要素如煤、電、油都處在下降的勢頭,行業的原料價格也在往下走,當然它和產業發展有關,因為需求也在下降,所以要素成本是在下降的,這可以說是增利因素。而且,國家也將采取一定的政策有效地進行拉動。如果國際市場上的形勢更加嚴峻和繼續惡化的話,國內的需求拉動、政策的效益和要素成本的下降都能起到一些彌補作用。可以這么說,整個行業的經濟形勢在下半年會有一個逐步復蘇的狀態。
《小康》:在您看來,紡織工業規劃會對整個產業起到什么樣的推動作用?具體會體現在哪些方面?
孫淮濱:在分析了已出臺綱要的基本框架之后,我覺得很振奮。因為規劃肯定了對傳統行業的新定位。前一段時間,一些媒體將紡織行業稱為“夕陽產業”、“風險產業”、“減順差的產業”等等,總之,給人的感覺是限制發展的產業。但這次的振興規劃把紡織行業提到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上,甚至是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這種新的定位和認可,意味著這個產業對于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它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不光是產業的定位,在所公布的框架當中提出,加快振興紡織工業,必須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鞏固和加強對就業和惠農的支撐地位,推進我國紡織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規劃提出了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等五項振興措施。這些政策都會為我們這個產業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發揮積極的作用,對整個產業升級和調整起到助推的作用。
《小康》:有人說2009年是中國紡織業的拐點之年,也有人認為2009年會是中國紡織業的春天,您是怎么看的?紡織工業振興規劃,對行業的回暖會是一個信號嗎?
孫淮濱:怎么說拐點?拐在哪兒呢?我覺得不要輕易說拐點,因為現在的情勢還不是很明朗,誰也無法預測下半年的市場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國際的形勢會更加嚴重,國內會相對好一些。出口受阻,內需的壓力加大,價格水平一直不高,去年的價格增長一直是負數,今年肯定也是負數。說是中國紡織業的春天還是太早了點,在數據統計都沒有出來的情況下,無法下定論。
作為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紡織業去年確實經過一個艱難的時期。而這次規劃的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在壓順差、防過熱、防全面通貨膨脹中形成的對紡織行業發展的不利影響,有助于紡織行業戰勝眼前危機,更重要的是提振了整個行業的信心。但調整振興規劃必須配合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和國家強有力的政策實施,才能真正顯現功效。2009年整個行業的情況依然不是很樂觀,但對促進產業升級、調整和擴大內需有一定作用。
《小康》:如您所說,此次振興規劃里提到了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您覺得紡織業企業可以做些什么?政府又該做些什么?
孫淮濱:作為內需拉動為主的民生產業,我們要打造自主品牌的戰略性由大變強。國外的著名品牌都是經過上百年的錘煉,打造一個好的品牌是一個系統性的投入。紡織企業要以品質、市場以及企業的自身建設去發展。因為好的品質、好的裝備,也是加強上下游的聯動及拉動整個產業鏈互動的必備之物。政府方面必須要扎實,從資金、自主研發以及政策面上去積極推動企業去走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這條路,這樣才具有一定的效果。
《小康》:此次規劃將出口退稅提升至15%,有企業家認為還有上升的空間,甚至覺得應該直接提升至17%才是最佳的,您認為國家還會繼續上調嗎?
孫淮濱:我之前說過,1個百分點就是幾十億元的利潤。不考慮其他變動因素,在企業實行25%所得稅的情況下,根據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平均匯率6.5來估算,企業將會增加57億元人民幣的利潤。對于企業來說,出口退稅率當然是越高越好。國家上調出口退稅率是取決于國內和國際的形勢以及國家財力,未來會不會繼續上調這個誰也說不準,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
《小康》: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說,破解市場瓶頸已成為紡織業必須要過的第一關,作為業內專家,您認可這一說法嗎?
孫淮濱:這個說法完全正確。如何解決這一關,完全取決于統籌兩個市場。紡織行業是高度競爭性的行業,它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如果純粹考慮優勝劣汰、市場規律,這也無可非議,但是它會造成大面積的企業在不利的背景下退出行業,退出市場,它帶來的陣痛太大。而且現在的國家政策一般都是扶優扶強,但對中小紡織企業來說,陽光根本惠及不到,扶貧濟弱也要強化。紡織企業最缺的還是融資和貸款,只有適當寬松的環境才能使企業逐漸變大、變強。可是,如何落實也是個關鍵,這就要考慮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關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研華自動化4月8日基于計算機的數據采集板卡技術應用培訓?
研華不斷致力于開發基于PC的自動化測量平臺,擁有超過25年的Plug-in I/O設計和制造經驗,研華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測量與控制領域的領導廠商,提供著全方位的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