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家居的后來者,還有機會嗎?

時間:2021-11-05

來源:

導語:互聯網公司、家電品牌、房企們都瞄準了同一個賽道——智能家居。如今,連老字號也來「湊熱鬧」。

  近日,據天眼查APP顯示,400歲的剪刀王張小泉成立智能家居公司,令不少網友驚呼難道智能剪刀要來了。

v2_9b1de82cd46b481986e0487a389c381e_img_000.png

  天眼查

  不僅僅是張小泉,貝殼找房在今年7月份推出了智能家居產品小海智家。而碧桂園、恒大、萬科等房企也布局了相關領域,更不用說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廠商。實際上,華為、小米、OPPO、榮耀等智能手機廠商早在智能家居的戰場上再次相遇。

  找到生活痛點并有效解決,是大多數智能家居的賣點。智能門鎖讓人不用再操心帶鑰匙,掃拖洗烘一體機器人解放了雙手,全屋智能則描繪著科幻小說里的藍圖。似乎關于家的一切都值得再「智能」一遍。

  遠大且廣闊的未來、 年輕人強大的購買力,再注入高科技因素,便組成了資本市場最愛的故事。不過這個行業也有自己的痛點需要解決。

  01 張小泉、貝殼找房要做啥?

  “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是大多數人對于剪刀的古早印象。

  實際上,今年9月剛剛成功上市的張小泉,早已動起了轉型的念頭。此前張小泉曾推出了嬰童保溫杯,官方稱,他們牢牢抓住了核心——對于不銹鋼的深刻理解,“保溫杯壺哪家強,好內膽,小泉造。”

  未來可棲發現,張小泉的主打產品早已不僅僅是剪刀,在其官網首頁最明顯的廣告位留給了智能除菌刀筷架。相比網友猜想的智能菜刀,或許健康小家電才是真正的解題思路。

  長期關注智能家居領域的達晨創投投資總監黃躍衛認為,當老字號遇到轉型新問題,其邏輯在急于尋找新的盈利點。「傳統企業布局智能家居,大多以此增加賣點,提升毛利和性價比。」

  相比「刀具第一股」張小泉,貝殼找房與智能家居的相關度更為緊密。據相關產品介紹顯示,小海智家HomePad智能屏有網關、智能音箱、開關面板等功能,可以應用于家裝、日常生活等場景。

  事實上,早在2019年6月,貝殼就成立了一只硬件團隊Ke IoT Lab,并推出了智能硬件產品“貝刻手環”。2020年11月發布了升級款產品“貝刻手環Air”,是一款面向房產經紀從業人員的智能手環產品。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中介平臺、地產公司涉足智能家居領域不足為奇。“智能家居涵蓋的范圍很大,從傳統的IT、家電、家具,到安防、照明等,相當于擴大了多個傳統產業的邊界,因此多個行業的企業都想搶灘智能家居市場。”

  然而不論是健康家電,還是智能屏,已有眾多企業布局多年,新入場者能否成功立足,仍需要時間觀察。

  02 門檻沒有那么高

  智能家居儼然成為所有與「家」相關的公司必爭之地,而從巨頭們的財報數據中可窺見令人垂涎的市場蛋糕,手機廠商們已經嘗到了甜頭。

  2020財年,蘋果公司以AirPods、Apple Watch等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組成的其他板塊營收規模超300億美元(人民幣超2000億元),同比增長25%。而小米來自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規模為674億元,占總營收26%。

  「門鎖、馬桶等智能家居單品的供應鏈成本下降了30%左右,而售價能提升到40%以上,有的單品甚至更高。」黃躍衛指出,隨著5G產業、云計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國內上下游產業鏈逐漸成熟,智能家居單品研發、生產成本相比前些年有所下降。

v2_d4e014f39978407b86ce6a13b9bbddbd_img_000.png

  天風證券

  根據中怡康報告,對比智能產品與該產品整體均價后發現,2021年至今智能家電單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溢價。其中,智能食物料理機的溢價程度最高,其2021年至今的價格指數為435.

  實際上,貼牌、代工是這個行業里公開的秘密。一位業內人士指出,OEM、ODM的產業鏈非常完備,傳統企業會外采智能硬件,再設計新的產品,或者直接與原來的產品結合到一起,就成了新的智能家居產品線。「這一行的噱頭特別多。」

  當門檻變低后,價格戰也隨之而來。此前有從業者稱,之前一個智能開關是一百多塊錢,很快市面上就有了四五十塊錢的開關,功能還更多了。相似的場景同樣在智能門鎖等品類的市場競爭中出現。

  黃躍衛認為,如果智能家居企業沒有建立技術壁壘,那么市場競爭的手段和傳統家電相差無幾。「在產品功能、設計顏值都差不多的水平下,到最后比拼的是品牌和渠道能力。」

  03  現在入局,晚了嗎?

  梁振鵬告訴未來可棲,智能家居行業的市場容量很大,但行業內技術、標準、體系等都未形成。「后來者的機會特別多,現在入局并不晚。」

  蘇寧金融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中國整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近乎翻番,超過5000億。未來五年全球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1.6%。

  可觀的市場規模和增長空間,也讓資本熱錢不斷涌入這個賽道。據天眼查數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超390家智能家居相關企業產生融資事件。截至目前,2021年該賽道已發生數十起融資事件。

v2_289ebff302e04e3eada57d22ee167c34_img_000.jpeg

  蘇寧金融研究院

  而從投資人看重的PE估值可以看出為什么資本青睞于此,智能家居、智能消費、智能穿戴等普遍遠遠高于滬深300指數的估值水平。

  未來可棲發現,天眼查App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15.6萬家智能家居相關企業。不過相關數據標明,小米、美的、海爾三廠家占有不到4成的市場份額。

v2_1c77cd5f077949499f65d280ca4d7aeb_img_000.png

  IDC數據

  這一對比數據在梁振鵬看來,意味著智能家居市場仍處于分散狀態,并沒有某一家企業達到壟斷地位。「真正的智能家居是從系統、硬件、軟件到內容、服務、平臺的系統集成,但目前的行業水平還遠遠沒有達到。尤其在操作系統上仍是空白,目前只有華為等個別頭部企業研發。」

  黃躍衛仍然堅信這一賽道將顛覆傳統行業。不過他也指出目前大部分產品僅僅是遠程遙控,離真正能夠自主學習還有很遠的距離,而這恰恰是智能家居單品的機會。「說到底,只有技術的突破才能實現對整個行業的降維打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