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五部門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

時間:2021-09-02

來源:

導語:導讀:8月27日,我國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

  近年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兩旺,作為重要配套的動力電池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底,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492萬輛,新能源汽車增量連續3年超過100萬輛的情況下,我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已經來到80GWh,市場規模突破650億元。

  在此背景下,行業補貼和免征購置稅等政策的持續利好,市場資本投資進一步青睞,以及新基建戰略價值的不斷凸顯,將帶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飛速成長。未來,動力電池生產、出貨和使用量將急速猛增,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在發展走向成熟的同時,管理需求也與日俱增。

  眾所周知,一段時間以來,由電池原因引發的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屢屢發生,已經對我們提出了迫切管理需求。與此同時,廢舊電池的不斷累積,回收處理需要的急劇釋放,也進一步要求我們加大對于動力電池有效管理。基于此,8月27日我國有關部門也是出臺了相應政策予以指引。

  8月27日,我國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該辦法旨在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電池產品質量,為我國動力蓄電池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根據定義,所謂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就是對廢舊動力蓄電池進行必要檢驗檢測、分類、拆分、電池修復或重組為梯次產品,使其可應用至其他領域。《辦法》鼓勵梯次利用企業研發生產適用于基站備電、儲能、充換電等領域的梯次產品。鼓勵采用租賃、規模化利用等便于梯次產品回收的商業模式。

  而要進行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相關企業需要滿足幾大要求。其一是協商合作要求,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等企業需要進行相互協調合作;其二是質量保障要求,檢驗設備、設施等需要通過質量認證,擔得起相應責任;其三是溯源管理要求,需要建立溯源管理體系,保障能夠溯源。

  除了企業有要求,產品也有要求。根據《辦法》規定,梯次產品在設計上要綜合考慮絕緣、阻熱等各種因素,保障可靠性,且需要易于維護、拆卸和回收;同時在試驗和性能上要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并且產品要有商品條碼標識,表明相關信息,保留電池編碼;此外在包裝運輸、產品認證等方面也有要求。

  當然,《辦法》除了規定了梯次利用企業和產品,對于回收利用也有詳細管理。《辦法》規定,梯次利用企業需按照相關要求,建立與產品銷售量相匹配的報廢梯次產品回收服務網點,報送回收服務網點信息并在本企業網站向社會公布。

  同時,梯次利用企業應規范回收本企業梯次產品生產、檢測等過程中產生的報廢動力蓄電池以及報廢梯次產品,按照相關要求,集中貯存并移交再生利用企業處理,并按國家有關要求落實信息公開。如梯次利用企業、梯次產品所有人等擅自拆卸、拆解報廢梯次產品,或將其移交其他第三方,或隨意丟棄、處置,導致事故的,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總而言之,通過對于企業、產品和回收利用體系的全方面規定,《辦法》有望為我國動力蓄電池健康、有序、穩定、持久發展提供支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