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和技術的推動下,行業的迭代發展猶如“后浪推前浪”,光伏行業也不例外。而在不斷追求“降本提效”的光伏行業發展中,電池片的迭代需求又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樣的“后浪”推動下,異質結電池(HJT)以其“增效降本”的巨大潛力,成為光伏產業技術變革的重要推動力。
異質結電池競爭優勢明顯
異質結電池全稱晶體硅異質結太陽電池,又稱HIT、HJT、HDT、SHJ(為避免專利糾紛,各公司分別起名,都為異質結電池)。該技術是在晶體硅上沉積非晶硅薄膜,綜合了晶體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被認為是高轉換效率硅基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與目前主流的高效光伏電池PERC相比,異質結電池核心工藝只有制絨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積、TCO制備、電極制備4個步驟。
而且異質結電池天然的對稱型結構使其具有更高的雙面率,自帶的低溫工藝以及N型電池等天然優勢都更利于實現薄片化,為降本提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異質結電池是一個對稱型的電池結構,所以從產品的結構屬性上來看,它比較適合做雙面電池,雙面率較高,所以與目前的主流光伏電池相比,如果正面功率相同的情況下,異質結電池能夠產生更大的發電量。”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主任江華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道。
數據也顯示,已經量產的PERC電池效率是22.5%,而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在24%~25.5%左右,高出PERC電池2%~3%。
在使用效率同為22%的PERC電池組件和異質結電池組件時,異質結雙面組件發電量比高效單晶PERC單面組件發電量高20%~30%左右,比高效單晶PERC雙面組件發電量高10%。
“因為異質結電池使用的是N型襯底,整個產品的衰減相對于P型襯底電池來說就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它全生命周期內發的電量會比P型襯底電池發電量要更多。”江華說道。
眾多優勢集于一體,讓異質結電池脫穎而出,競爭優勢明顯。業內甚至認為,2021年或將是異質結技術大發展的一年。
大規模量產還需等一等
正是看到了異質結電池“降本提效”的巨大發展潛力,眾多光伏企業紛紛涌入異質結“藍海”。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異質結電池國內規劃產能超60GW,新老電池片廠商均開始在異質結領域布局。金剛玻璃、愛康科技、安徽華晟、明陽智能等企業都紛紛加入異質結電池這盤棋局。
傳統電池片廠商中,晶澳、通威、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企業也已相繼入局,加速由PERC電池向異質結電池轉型發力。
除了企業發力布局,在技術突破方面,異質結電池也屢屢突破創新。
福建鉅能電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中國電子報》記者透露,今年7月,鉅能電力聯合國產低溫銀漿企業合作開發的HJT電池國產低溫銀漿,對銀漿的印刷性、導電率、耗銀量、產品電性能、拉力及組件可靠性等做了系統評估,成功將國產低溫銀漿規模化量產,使異質結電池成本大幅度降低進一步成為可能。
電池轉換效率方面,在量產線上制作的異質結電池,經過TUV北德公司檢測認證,鉅能電力最高轉換效率達到了25.31%,刷新了量產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的紀錄!
但“眾多企業的涌入”+“技術的突破”≠異質結可以實現大規模量產,大規模量產還要等一等。
“要達到10GW、20GW、30GW這種產量規模,并且達到現在的P型電池產品的良率和生產穩定性,這個(異質結電池)可能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江華在談到關于異質結電池大規模量產的問題時這樣說道。
我們要看到,在大規模量產面前,還有眾多亟待解決的困難和挑戰。技術的成熟度、設備的投資成本、相關材料的價格等都是目前異質結電池規模量產的挑戰。
異質結電池的生產線設備與PERC生產線相比更貴一些,尤其是核心設備PECVD,在實現國產化之前,其在HJT產線設備投資成本中占比可達50%-60%,因此PECVD國產化與性能進一步提升,一直被認為是異質結電池的“降本之匙”。
《中國電子報》記者在與福建鉅能電力有限公司的采訪中,也捕捉到了福建鉅能電力有限公司有關異質結電池規模化量產的一些觀點,他們認為:“異質結電池規模化量產尚處于起步階段。制約異質結電池產業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成本,在達到大規模量產前,異質結電池的生產成本仍偏高。這也是HJT技術雖然已經成熟,但是還未實現大規模量產的主要原因。”
異質結電池未來可期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7月舉辦的“光伏行業2021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光伏已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電力產品,并認為我國“十四五”年均增長70GW~90GW,預計今年全年新增55GW~65GW。光伏已經成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的重要環節。
而異質結電池的大規模量產,是光伏行業“增效降本”、實現技術變革的重要推動力,是國家新能源系統大戰略中光伏能源占比持續提升的保證。
“目前業內已有多項降低成本的技術或措施初見效果,為異質結電池大規模量產之路清掃障礙。”鉅能電力向《中國電子報》記者這樣表示。
在設備端,國產異質結電池產線核心設備技術日趨成熟,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例如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的PECVD和PVD等核心設備均為自主研發,其“13片*13片,169片式”的大腔室設計,是國內目前最大的異質結PECVD設備,大腔室可獲得極高的單腔室鍍膜面積,且能耗少、占地面積小、設備利用率高。
在異質結電池主要原料之一的低溫銀漿方面,也實現了國產低溫銀漿的技術攻堅,充分證實了國產低溫銀漿可大規模應用于異質結電池量產。
除此以外,異質結電池產線裝備具有強勁的提升能力。目前的HJT電池整線裝備未來可進行技術升級,用于二代異質結量產,是異質結技術持續發展到26%、30+%效率的通用技術裝備平臺。
技術的突破為異質結電池帶來革新,新資本的涌入為異質結電池注入活力,在國家扶持和政策引導下,異質結電池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