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迦南科技總投資10億元的迦南智能醫藥裝備制造項目,目前3幢標準化生產車間已全部結頂,其余正在有序推進,計劃2021年年底結頂,2023年建成。該項目瞄準制粒整線裝備、固體制劑裝備等健康產業核心領域,投產后可實現年產高端制藥設備4000套,企業產值將提升5倍。
據了解,下一步迦南科技將從數字孿生技術、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等方面發力,打造雙向“未來工廠”,同時公司還將努力提升智能化和整線工程設計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多高附加值服務。
筆者了解到,同樣在國內醫藥智能生產領域發力的,還有楚天科技、東富龍等國內制藥裝備巨頭企業。其中楚天科技近年積極推進醫藥智能制造發展,早在2016年2月,楚天科技便啟動了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設項目,并通過成立全資子公司楚天智能機器人,打造高端生物醫藥機器人及裝備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
另外,基于公司發展戰略需要,楚天科技四期工程也于2020年4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項目包括楚天科技創新中心大樓、人才中心大樓、中央車間、智能后包車間、智能中藥車間等研發、制造和管理單位的現代化建筑,其中智能后包裝車間已經投入生產,楚天科技四期工程中央車間、智能中藥車間等項目也在加緊建設,創新中心大樓、人才中心大樓、E棟公寓樓等研發、管理以及生活單位也于今年4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整個工程計劃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建設。
隨著智能制造發展漸成趨勢,東富龍生也力圖從“制造”轉型為“智造”,力爭實現整個車間的自動化。其于2020年年底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生物制藥系統裝備產業化項目,按照投資方案,一期項目計劃3年投產,5年實現達產,達產年產值在5億元以上。項目達產后,有利于擴大公司的生物裝備制造產能。據悉,生物制藥系統裝備產業化智能生產車間通過引進mes、plm、crm、pms,與企業原有的系統進行集成,在工廠和企業內部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形成以數據互聯互通為特征的制造網絡,構建智能化工廠,可以實現產品的需求及訂單拉動生產,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我國制藥企業數量眾多,據統計,截止2020年,我國醫藥制造業企業數量達到7665家,同比增長3.8%。隨著一致性評價、醫保控費、集采等政策的推進,傳統制藥企業普遍面臨著升級改造的壓力。例如,傳統的生產模式效率低、成本高、能耗高,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制藥生產的需求,而生物藥、抗癌類藥物等高附加值產品,因為藥物品種多等特點,對制藥裝備的柔性化、智能化以及醫藥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制造是我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智能工廠則是推動智能制造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據業內報告指出,采用機器人智能化工廠可以大大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減少生產工藝規劃時間、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幫助企業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目的。
可以預見,隨著更多制藥裝備智能制造項目的推進,將有利于提升我國制藥裝備整體智能化水平,推動醫藥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為醫藥生產質量和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