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勢頭正勁
據《2021年中國新能源車消費決策和態度調研報告》,中國消費者在汽車消費行為中,正呈現出從燃油車逐漸轉向新能源電動車的趨勢。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僅為7650萬輛,同比下降了20%,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卻達到324萬輛,逆勢增長43%。據預測,2024年全球汽車總銷量大約為9230萬輛,其中電動汽車占比將達10.2%。在不同發展之中,造車新勢力殺出重圍,最具代表性的是目前的蔚來、理想、小鵬“三劍客”。2020年上半年,這三大新造車勢力的合計出貨量達到3.4萬輛,市場份額達13%。
“造車三兄弟”爭奪新能源汽車市場賽道
造車新勢力不斷崛起,車企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美團創始人王興曾預言:“未來造車新勢力僅能存活3家,分別是理想、蔚來和小鵬”。作為新能源電動車“造車三兄弟”在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激烈的競爭,三家車企手握大量現金及資源并已在美股上市,更回歸港股二次上市。
最近的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熱度居高未下。隨著7月小鵬汽車搶灘登陸港股市場,并成為國內唯一 一家在中美兩地上市的新造車企業。蔚來汽車、理想汽車也緊隨其后,其中蔚來汽車已于3月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但尚未獲港交所批準;理想汽車加快上市動作提前上市,一夜股價漲幅超40%。
為搶占智能汽車制高點, 三家車企不斷持續擴張。數據顯示,蔚來汽車融資總額已達835億元,現金儲備425億元;理想汽車融資總額為362億元,現金儲備298.7億元;小鵬汽車融資總額為458億元,現金儲備353.4億元。同時,它們將目光鎖定在智能網聯汽車角逐上,研發新技術發展,將影響其競爭地位。理想汽車計劃到2025年實現20%的市場占有率,蔚來汽車計劃將投入50億元用于研發,小鵬汽車也表示會大幅增加研發費用。
研究發現,“用車成本低”是對新能源電動車消費者的最大吸引點,用戶購買預算占比最高的是10萬-20萬元區間。在選擇與購買方面,關于新能源電動車的動力續航成為消費者關注和討論熱度很高的話題。新能源電動車在電池方面,如今為了解決續航里程問題,小鵬、蔚來、理想三大車企都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為我國綠色發展理念貢獻力量。
智能是小鵬的最核心優勢
背靠阿里的小鵬,通過高級研發團隊研發出的“XPILOT”系統,據說4月上市的P7應用該項研發系統,在定速巡航的狀態下,可主動尋找最佳的行車道,不需要進行人工干預進行變道操作。不過,從銷量數據來看,截至7月P7銷量為6639輛,對標特斯拉,小鵬的路還有多遠。
蔚來推出“BaaS”將改變游戲規則
蔚來所推出的電池租賃服務BaaS(Battery-as-a-Serive)方案是其未來差異化競爭的核心,也建立起了品牌的良性循環。不僅實現了為用戶提供更滿足需求的續航套餐,同時也大幅降低用戶的購買價格門檻,進一步刺激銷量。同時,在線下服務體驗上增加布局,2020年已累計在國內建成172座換電站和100座超充站。
理想:新能源SUV市場銷量冠軍
據中汽數據終端零售數據,2020年理想ONE全年累計終端銷量33457輛,銷量超過蔚來ES6,更成為新能源SUV市場銷量冠軍。技術方面,不同其他車企理想采用增程式技術,成本較純電動車低廉,更易于贏得對純電動車的續航能力有顧慮的消費者的接受,不過在政策對其的補貼與限制方面,短期內可能會影響其發展。
新能源電動車之所以能發展的如此迅猛,離不開國家政策以及市場大環境的支持。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發展,使新能源電動車的發展迎來了春天,同時“雙碳”目標的提出,也讓新能源領域發展信心大增。伴隨著相關技術的創新發展,未來相信低碳出行從理念到落實,使我們會見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電動車從興起到不斷發展并走入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