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機器人取得突破,成功刷新世界紀錄,搶占全球56萬億的市場

時間:2021-06-15

來源:數碼密探

導語:在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已經形成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與安川電機這“四大家族”寡頭壟斷的境況,其他機器人廠商想要突圍十分困難。這顯然于他國的制造業安全不利。

  在人口老齡化問題顯現、人工成本攀升的今日,制造業不得不加快推進智能化、數字化升級。在這一過程中,機器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工業機器人已然成為“工業之魂”。

  56萬億藍海待開發

  不過,工業機器人具有局限性。

工業機器人

  據國際機器人協會數據,如今全球工業界不過解決了3%-4%的規則、剛性物品的自動化生產搬運問題,尚有近96%的柔性異形、易損物品依賴人工。

  這就需要軟體機器人發揮作用。隨著制造業不斷向高精尖方向邁進,柔性機器人的需求量也將不斷攀升。

  數據顯示,如今全球軟體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8.7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6萬億元,發展空間相當廣闊。

  并且,軟體機器人市場還是一片藍海,沒有像工業機器人一樣形成難以撼動的市場格局。

  在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已經形成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與安川電機這“四大家族”寡頭壟斷的境況,其他機器人廠商想要突圍十分困難。這顯然于他國的制造業安全不利。

  而在軟體機器人市場上,大多企業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未來有領先的可能性。

  因此,軟體機器人這56萬億的藍海,成為各大企業、各國爭搶的重點,我國也不例外。

  中國軟體機器人刷新紀錄

  如今,我國在軟體機器人領域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講述了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李鐵風教授及其團隊,成功讓中國軟體機器人突破萬米級深潛的事跡。

  馬里亞納海溝深度可達6-11千米,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想要下潛至這萬米海溝,需要克服海底洋流、低溫、1000個大氣壓等難題,這對軟體機器人的設計、用材、動力等等都是極大的考驗。

  在設計上,李鐵風團隊借鑒了能在7000多米深海中自由游動的獅子魚的身體結構。獅子魚的骨骼非常細碎,可以讓它承受深海的超高壓強。李鐵風從獅子魚上受到啟發,將電子元器件、電路板化整為零,安裝至軟體機器人內部。

  在用材上,李鐵風團隊對魚鰭翼的核心材料——“人工肌肉”費了不少心思,最終克服了軟體機器人魚鰭翼在高壓、低溫以及長時間運作的條件下,運動變緩的問題。

  而在動力上,李鐵風團隊歷經上百次試驗,最終構建起特殊電路結構,讓電壓達到軟體機器人運作的需求。

  最終在2019年,李鐵風團隊的仿生軟體機器人成功完成10900米深海測試,并達成預定目標。由此,李鐵風團隊刷新了人類研制的軟體機器人自驅動試驗在馬里亞納海溝的紀錄。

  這為軟體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運行提供了解決方案,于我國乃至全球機器人行業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軟體機器人領頭羊

  我國軟體機器人不僅在科研領域表現優異,在商業上也很是優異。其中,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SRT)帶領我國軟體機器人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

  如今,SRT已經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具備軟體夾爪研制能力的公司。SRT的軟體夾爪能輕松夾取生雞蛋黃,而且保證蛋黃不破,可見其技術實力。

  如今,SRT的產品在食品、生鮮、3C電子等多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在全球拿下了超300家客戶,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軟體機器人市場才起步不久,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在這一市場上,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保障了我國的制造業安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