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升級轉型,工業機器人穩速增長。工業機器人下游應用企業多為制造行業,如汽車、電子、食品、飲料等。中國2019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為14.05萬臺,預計2022年有望突破20萬臺。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排全球第15名,2019年中國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密度較非汽車行業高,但與美、日、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預計汽車行業、非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密度將持續增高,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將穩定上升。
核心零部件高技術壁壘,伺服系統進口替代有望突破。工業機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分別為控制系統、伺服系統、減速器,相比中、下游技術壁壘較高。目前國內市場高端核心零部件仍然以進口為主,中國出口核心零部件大多為中低端產品。工業自動化上游核心零部件控制器由日本發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電機、德國kuka占領;伺服系統主要是日系企業天下,國內企業市場份額占比約15%;減速器日系企業占比70%以上,國內企業占比不足30%。國內伺服系統企業埃斯頓、匯川技術、雷賽智能的技術已達世界水平,有望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安川電機領頭伺服系統領域,國內企業加速追趕。安川電機擁有伺服系統領域全球前沿技術,處于行業頂端;埃斯頓、匯川技術、雷賽智能核心技術已達世界水準。安川電機和埃斯頓均為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一體化覆蓋模式,匯川技術和雷賽智能還涵括其他自動化產品業務。安川電機新伺服產品達世界頂級,埃斯頓、匯川技術、雷賽智能的伺服產品參數、規格與安川電機大致相同,有望實現進口替代。
投資建議:疫情后制造業復蘇態勢愈發明顯,帶動工業機器人需求上升,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上游零部件行業將受益。上游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統和減速器國內市場由外資企業壟斷,伺服系統國內市場格局較為分散,國內企業有望突破壟斷局勢,實現進口替代提升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