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入華28年的三星真要走?

時間:2020-09-09

來源: OFweek工控網

導語:9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韓國三星電子公司發言人周一表示,該公司已決定在11月份關閉在中國天津的電視機工廠,這是三星電子在中國唯一的電視生產基地。

9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韓國三星電子公司發言人周一表示,該公司已決定在11月份關閉在中國天津的電視機工廠,這是三星電子在中國唯一的電視生產基地。

早些時候有報道稱,該工廠總共約有300名工人。三星電子方面未對此進行置評。據說該舉措是三星電子提高全球生產基地效率的更大計劃的一部分。

此前,三星已經宣布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停止生產LCD面板,并開始專注于為其下一代QLED電視生產QD-OLED面板。三星的顯示部門上周單獨確認,將把其蘇州LCD面板生產部門的多數股權出售給TCL下屬的光電科技部門。

今年8月份,三星表示將停止其在中國最后一家電腦工廠的運營。一時間外界對于三星疑似“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之舉眾說紛紜。

最新退出后,三星將在中國只剩下兩個制造工廠,分別是西安的芯片工廠和蘇州的家電工廠。

三星今年以來持續爆出關閉中國工廠的消息,入華28年的三星真的要走嗎?三星真的要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嗎?三星接連不斷關閉中國工廠劍指何方?在華為舉步維艱的此時三星頻繁爆料意欲何為?

本文將針對上述三個問題深入剖析這家全球智能手機巨頭三星的野心和韜略。

三星真的要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嗎?——答案是否定的

三星與中國的淵源要追溯到1992年,當時中韓建交,三星直接在惠州投資5200萬美元成立惠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當時受困于愛立信、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巨頭的夾擊,三星在中國的局面并不好過。隨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革創新與版圖擴張,不斷加大研發投放,直到2002年,三星用10年的時間才正式打開中國手機市場。

2013年,三星以18.7%的市場占有率登頂中國最大手機品牌商寶座。這是三星的高光時刻,僅僅維持了一年,2014年以后,隨著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和奮起直追,三星的市場份額被快速吞噬,華為崛起,小米封神,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相繼搶占市場,三星在中國市場排名逐漸跌出前5,為三星代工的普光蘇州廠和東莞廠,也陸續倒閉停產。而壓倒三星手機的關鍵性稻草,是2016年三星Note 7的爆炸事件,隨后的薩德事件和三星干政門事件讓三星智能手機退出國人視線,市場占有率僅為0.8%,變成統計資料分類中的“其他”。從進入中國市場到銷量第一,三星花了11年,而從銷量第一到如今鮮有人問津,僅僅過去了5年。

如今,雖然三星仍然排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二,但在中國手機市場它經歷了一場雪崩式的潰敗。三星工廠逐漸向越南轉移。2008到2018年10年時間里,三星耗資173億美元,在越南建了8家工廠和1個研發中心,成為越南最大的投資商。

三星陸續關閉制造工廠就意味著完全退出中國市場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三星關閉制造工廠并不意味著完全退出中國市場,而是一種結構性的優化。簡單來說就是,不好的三星走了,更好的三星留下來了。

三星接連不斷關閉中國工廠劍指何方?——瞄準高端產業布局

從報道中我們看到三星關閉的工廠均為制造企業,今年11月即將關閉的也是在三星在中國唯一的電視制造廠,三星退出的并不是中國市場,而是中國的低端組裝市場,留下的則是研發中心。三星不斷關閉在華制造子公司和工廠實際上是在中國制造業轉型浪潮中順勢而為,是三星在中國完成從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的結構演變。總結下來就是,低端的三星組裝廠走了,高端的三星研發中心來了。

在關閉惠州手機工廠時,三星發表了一份聲明:“三星在華產業布局已經轉型為符合中國政府指導方向的高端制造產業,近6年在華高端產業持續投資,金額超200億美元,遠高于產業調整的金額,今后也將持續在華進行高端產業的投資。”

三星在華高尖端產業投資比重從2012年13%上升到了2018年的55%。在陸續關閉低端制造工廠的同時,其先后在蘇州,西安和天津部署了半導體生產工廠,全球領先的車用MLCC工廠和動力電池生產線等高端制造項目。

在三星的投資布局中,西安半導體存儲芯片項目是其產業升級的重要一環,也是三星在中國重大尖端產業投資的核心項目。自2012年以來,西安半導體存儲芯片一期項目始終以100億美元的投資額,保持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子信息行業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紀錄,也是陜西乃至西部地區引進的最大外商投資高新技術項目。2019年,三星追加80億美元投資建設半導體項目二期工程,將于2021年竣工。今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二期工程第一階段項目產品順利下線,這批產品也代表了世界存儲芯片領域尖端制造技術。

三星電子在西安已累計投資超過250億美元建立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存儲芯片基地,形成了從研發、設計到制造、封裝、測試及系統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帶動了中國西部半導體產業集群的崛起。

同樣是在西安,2014年8月,中國第一家外資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三星SDI環新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在西安高新區開工建設。2015年項目正式量產之后,SDI一直持續生產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

目前,三星在華共有20余家生產工廠,8個研發中心,近8萬名員工,4000余名研發人員,使中國一躍成為三星電子除韓國以外、擁有最多研發子公司的重點市場。重點聚焦于半導體、顯示、通信、軟件等高科技領域,老舊產能已經逐步淘汰,位于價值鏈高端的產業成為三星近年來投資布局的重點。可以說,如今的三星在中國正經歷著一場“脫胎換骨”。

在華為舉步維艱的此時三星頻繁爆料意欲何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關于華為的消極消息,最近一直層出不窮,雖然其中不乏一些含沙射影的言論,目前華為的手機業務確實是前途堪憂。

無論是以后用聯發科、三星或者是高通的處理器,少了愛國芯‘麒麟’,華為在銷量方面很難再像今天這么輝煌;如果華為不用這些芯片的話,那么華為手機指定是要退場了,米OV將會蠶食華為的市場。但是,我們卻忘記了一個非常容易忽視的強敵,華為虛弱之時,未必是米OV相爭得益,也有可能是三星螳螂捕蟬,漁翁得利!

三星在中國花費近250億美元建立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存儲芯片基地,目前看來三星的戰略遠見非同一般。近期“芯片熱”,半導體行業未來也將是中國國家重點關注和扶持的產業,三星自2012年以來開始布局半導體產業,在如今華為舉步維艱的時刻,三星半導體芯片基地已成氣候,可見在智能手機一戰中潰敗的三星,在芯片一戰中或許可以扳回一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