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消息,華為云在TechWave技術峰會上推出了應用平臺ROMA、EI工業智能體2.0、GaussDB系列新品、零損耗裸金屬容器等七大新品,從數據融合技術、工業AI開發平臺、數字化解決方案等多方面發力新基建。
TechWave技術峰會是華為云技術研發人員的一個發聲窗口。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云業務總裁鄭葉來說,在2017年華為云成立初,華為就做出了“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三不做股權投資”的社會承諾,也是華為云的使命。現在這一使命升級為——“賦能應用、使能數據,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一、華為云如何應對新基建機遇?
鄭葉來認為,新基建正是科技企業的戰場。如何通過新基建促進政企的數字化轉型?華為云CTO張宇昕簡單解讀了華為云包括一個云基礎設施底座,三個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平臺,和四個面向行業場景化的聯接觸點的技術創新布局。
1、一個數字化底座
這個數字化底座基于華為云擎天架構,包括軟硬件協同系統和一個智慧云腦。擎天架構歷時八年打造,華為云、華為云Stack、華為云邊緣都基于擎天架構,能夠為公有云、邊緣云、混合云不同場景提供一致的體驗、一致的生態。
2、三個數字化平臺
華為云的三大數字化平臺包括應用使能平臺ROMA、AI使能平臺EI、和數據使能平臺FusionInsight。通過三大平臺相互配合,華為幫助政企聯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使能數據,賦能應用。
3、四個面向場景化的聯接觸點
通過提供華為云ROMA、DevCloud、IoT、華為云會議等服務,幫助政企聯接應用、聯接開發者、聯接萬物、聯接組織。
二、七大新品,促進政企數字化轉型
1、應用平臺ROMA
華為云應用平臺領域總裁徐峰說,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華為由于所處的ICT行業特征,提早開啟了自身數字化變革。為了支撐數字經濟高速發展,華為將成功實踐自身數字化轉型的ROMA開放出來,構筑數字化應用平臺,實現政企應用“一張網”,使能行業數字化高效創新。
如何支持全球業務擴張?如何保證傳統業務系統與新互聯互通?如何適應端到端體驗?ROMA都可以幫政企解決。
ROMA由幾大關鍵組件構成,包括(1)ROMAfactory,是一個全流程DevOps平臺,促進研發、運行、運維全流程打通。(2)ROMAConnect,一個具備強大的應用和數據集成能力的聯結平臺。(3)ROMAServiceCore,面向行業應用提供公共核心能力,加速云運轉。(4)ROMAExchange企業數字化資產中心,沉淀行業資產,加速商業變現。
據稱,華為云應用平臺ROMA已經落地政務、電力、交通等九大行業的2000多個案例,比如在深圳實現城市31類251億多條數據的聚合;在北京打通53個委辦局的數據安全高效聚合;聯合廣東電網落地3000多個園區等。
2、EI工業智能體2.0
在工業領域,華為認為,很多時候傳統的工業機理模型很難完全刻畫物理世界,而當下很多行業做1%的提升都要付出高昂代價,AI和數據驅動建模能從新視角。將工況黑盒打開。工業機理模型和AI結合,成為關鍵。
華為本次新發布了EI工業智能體2.0,具有多模態數據接入、基于知識圖譜的工業機理模型開發等能力。據稱,EI工業智能體2.0業界首個工業機理和AI融合的低代碼開發,使工業界人員通過商量代碼和簡單模型能完成代碼開發。
華為云宣布將在超過20個工業細分行業,征集50家領先的行業Know-How伙伴,共同探索和實踐100個工廠智能化升級項目。
3、GaussDB數據庫
華為云GaussDB是華為基于在電信、政企市場多年的數據庫內核研發優化能力和經驗,結合云技術打造的企業級分布式數據庫,主要包括關系型與非關系型在內的GaussDB系列新品。
其中非關系型數據庫服務,采用多模融合,支持文檔、寬表、時序等多協議接口。能將并發讀寫能力提升3倍以上,擴容時間降低20倍,故障重構時間降低10倍,適用于跨部門、跨業務數據的融合。
4、華為云數據使能解決方案
面對企業的“煙囪式”架構的數據流通困境,華為推出包括一個數據管理體系、一個數據技術平臺、和數據應用場景板塊的數據使能解決方案。
這個方案能助企業打造跨越孤立系統、承載業務“數字孿生”、感知業務的數據解決方案,沉淀行業數據資產,驅動企業運營升級。
目前,該方案已經應用許多場景,比如落地智慧機場,將廊橋利用率提升10%;在煤炭行業,通過AI焦煤質量預測將每噸焦炭成本降低30元等。
5、“零損耗”第二代裸金屬容器
華為云在2017年發布第一代羅金屬容器,已服務Shareit、中海物業、虎牙等50多家企業。這一方案兩年來成為業界通用方案,但是這一方案的容器引擎、網絡、存儲仍然運營在CPU上,限制性能發揮。
第二代裸金屬容器改變了這種局面,將服務資源100%放在于華為云擎天架構上,100%資源可用,達到“零損耗”。
相比第一代,第二代裸金屬容器整體業務性能提升100%,成本節省30%,同時還支持跨虛擬機、Serverless容器擴容,30秒擴容1000容器,可廣泛應用于電商、在線教育、社交資訊、金融等行業。
6、實時音視頻服務(RTC)和華為云會議發布
針對當下直播、云會議、云課堂的延遲、卡屏、花屏、黑屏等問題,華為云推出了實時音視頻服務(RTC)和云會議產品。
華為RTC是一張支持全場景的視頻網絡。它通過華為音視頻編解碼技術、網絡適應性技術,在弱網環境下,支持在50%視頻抗丟包,80%音頻抗丟包情況下保持流暢的視頻和通話,并通過AI媒體處理能力帶來更智能的音視頻體驗。
而下一代華為會議產品基于實時音視頻服務構建,在音視頻體驗、文檔數據協作、安全加密、端云結合等方面都大大提升。
結語:面對新基建機遇,科技巨頭秀肌肉
本次華為帶來的七大新品展現了華為對促進政企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創新實力,也表明華為十分看重新基建這一波機遇,想要推進云計算、AI等技術走出象牙塔,從向產業“賣產品”轉向“賣服務”。
隨著疫情的穩定和新基建政策的推進,包括云辦公、云課堂、智能制造等行業的新業態拐點正在來臨。華為、阿里、騰訊等在內的科技巨頭都在使出渾身解數秀肌肉、拿項目、建生態,巨頭們的ToB生意格局也將越來越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