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吉利緣何看中科創板?符合科創板標準嗎?

時間:2020-06-2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6月17日晚間,吉利汽車(0175.HK)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批準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于6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批準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

  在科創板上市,意味著吉利將打通人民幣融資的渠道。

  上市后,人民幣股份將與香港股份形成同一類別普通股,均為新股份,且將不涉及轉換現有股份。

  根據公告,發行的人民幣股份數目不超過擬發行人民幣股份數目擴大后公司已發行股本的15%。經扣除發行開支后,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的所得款項擬用于吉利集團的業務發展及一般營運資金。

  歷經多年回A股緋聞后,吉利汽車官宣將嫁給科創板。

  6月17日晚間,吉利汽車(0175.HK)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批準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

  對此,吉利汽車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公關部人士對出行一客回應稱,在A股和香港同時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資源,助力吉利科技轉型與未來長期發展。

  資深投行人士、前保薦代表人王驥躍對出行一客表示,科創板較高的估值,可能是吸引吉利的重要因素。同時,現代汽車工業作為先進制造業的代表,也符合科創板的定位。未來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到A股、到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這會是個趨勢。

  受此消息影響,6月18日,截至發稿前,吉利汽車為12.62港元/股,上漲6.05%。花旗也上調吉利汽車目標價,由原來的16.7港元/股升至20港元/股。王驥躍認為,正常情況下3個月左右,吉利汽車就可以境內上市了。

  此外,吉利汽車正擬重組沃爾沃汽車,或將成為香港、上海、斯德哥爾摩三地上市的公司。在活躍的融資背后,是吉利汽車正儲備干糧,準備應對車市需求與技術革命挑戰。

  緣何看中科創板?

  作為紅籌企業之一,為什么吉利汽車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回歸A股市場?

  “終于回來了。”在采訪時,多位熟悉吉利汽車的觀察人士都對出行一客表示,吉利回A本在情理之中。

  吉利汽車于2005年5月在香港上市。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吉利汽車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買賣港股名單。

  2017年2月10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吉利汽車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組合,是當時恒生指數50支成分股內唯一一支汽車行業股票。

  作為港股的藍籌股,吉利汽車的估值并不高。最近一年來,股價在9.5港元/股至16.1港元/股間徘徊,最近60天,共有20家機構給出買入或推薦評級。據花旗銀行此前報告顯示,A股掛牌的內地汽車股估值,較汽車股H股估值溢價65%。

  最近幾年來,吉利汽車回歸A股的緋聞不斷。此前,曾有數只A股公司,被傳出吉利借殼上市的消息,直接提振了股價,但最終都未曾實現。

  從鯨吞沃爾沃汽車,推動自主品牌技術提升;到借著一帶一路東風,收購馬來西亞國寶寶騰汽車,劍指東南亞市場。在業內看來,吉利汽車回歸科創板,又一次踏上了政策東風。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將境外已上市紅籌企業回歸A股上市的市值門檻放低至200億元,且要求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截至發稿前,吉利汽車市值高達1200億港元。吉利汽車已經連續3年成為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企業,今年1月-5月市占率達6.9%;吉利體系共有研發人員2萬余人,專利總數達17677件,也符合上述公告中政策的要求。

  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出行一客采訪時表示:“以前紅籌企業是不允許直接在境內上市的,若要想回A股,就必須要拆除紅籌架構。但是拆除紅籌架構具有很高的稅務成本和資本跨境流動的匯率風險。”

  “隨著近兩年公司不斷擴大發展規模和對外投資,使得吉利也需要境內的融資渠道。回歸A股可以擴大其融資渠道,同時也使得境內的投資者能分享到吉利發展的紅利。”上述投行人士稱。

  吉利回歸A股市場為什么會首選科創板?

  據了解,科創板本身具有一定靈活性優勢,其審核速度在不斷加快,審核時間更明確,審核更加透明。同時,為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科創板的股權激勵條件范圍也在放寬。不過最關鍵的是,對于紅籌企業來說,科創板在《公告》發布之后推出了更詳細的細化政策,打通了紅籌企業A股上市的“最后一公里”。

  6月5日,上交所發布了《關于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對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中,涉及的對賭協議處理、股本總額計算、營業收入快速增長認定、退市指標適用等事項,均做出了針對性的安排。

  也就是說,證監會發布《公告》降低了紅籌企業回歸A股的市值門檻,上交所發布《通知》又進一步打通了紅籌企業在科創板的上市路徑。6月1日晚,港股上市公司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或將成為科創板首個“A+H”紅籌企業。有“前浪”的經驗,吉利汽車首選科創板回歸A股也就在情理之中。

  “從目前來看,科創板的估值溢價比其他板塊要高,所以從板塊角度來說,吉利汽車的估值應該不會低,但是后面還是要看科創板的發展及市場的態度。”上述投行人士稱,“畢竟目前科創板的規模還較小,且競爭激烈,因此科創板整體溢價回調是大概率事件。”

  吉利成功登陸科創板之后,將成為科創板首家整車上市公司。不過,對于其他汽車企業是否會紛紛效仿登陸科創板還難有定論。

  “這要看吉利試水后的反映,如果上市后溢價較高,自然其他汽車企業會有較大動力緊跟吉利之后搶灘科創板。”上述投行人士稱。

  多重融資背后,吉利正在儲備過冬物資

  吉利汽車表示,發行A股股份數不超過發行完成后總股本的15%,具體規模再議。若按照吉利汽車目前98.13億股的股份數計算,吉利汽車發行A股股份數將不超過14.7億股。假設發行價格與目前港股價格一致,吉利汽車A股上市可募資約177億元人民幣。

  吉利控股集團公關部人士坦言,打通境內A股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于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有效提升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未來布局“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共享化)等戰略發展所需資金。

  值得留意的是,吉利汽車此前公告稱,正與沃爾沃汽車管理層在商議業務重組。未來,吉利汽車或將成為香港、上海、斯德哥爾摩三地上市公司。

  科技投入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由于汽車市場處于下行調整周期,趕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球車企都面臨巨大的發展壓力。近日,豐田汽車總部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社長豐田章男表示,預計本財年公司利潤將下降80%,創9年新低。

  吉利也在儲糧過冬。據吉利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期末,吉利汽車賬面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高達192.8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2.57%。“這使得我們面對疫情的挑戰有了充足的勇氣。”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曾解釋稱,應對疫情的挑戰,最關鍵的是管控好投資和成本。

  吉利將進一步在資本支出上擰毛巾。李東輝補充稱,擬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各個環節努力爭取10%或者以上費用的降低。預計2020年研發費用投入在45億人民幣左右。同時,將跟進分析投產車型,及時處理未達預期車型和技術。

  全面的科技化轉型

  為何選擇科創板?一位資深證券分析師對出行一客表示了困惑,吉利還應該算是傳統的汽車企業,上科創板有些牽強。相比其他科創板上市公司,估值不會高。

  對此,王驥躍則認為,吉利來科創板,是要打破一些人對汽車行業是傳統制造業的誤解,沒有創新的汽車行業,才是要被市場淘汰的。

  一方面是中國車市最好光景不再,一方面是全球車企面臨重大技術變革。在此背景下,車企必須主動出擊。

  “科技新吉利”是吉利汽車給出的應對策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中國市場不可能保持長時間的高速發展,在轉向高質量的調整過程中,吉利將面臨新挑戰和機遇,吉利汽車將向全球創新型科技企業集團進行轉型。

  最引人矚目的是,吉利汽車是中國車企中率先開展平臺化、模塊化道路的公司,目前已開發完成三大整車架構BMA、CMA和SPA,電動汽車專屬架構PMA正處于研發中。覆蓋了從純電到燃油、從緊湊型到中大型車型的全面產品布局需求。這些造車平臺,將促使吉利汽車在隨后推陳出新時,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產品適配能力。

  “造車平臺”之說最早起源于大眾品牌,對于車企來說,平臺可以實現多個車型在同一生產線上快速制造,實現汽車零部件通用化,減少車型的生產周期和節省造車成本。也被視作汽車制造新時代的重要體現。

  此外,吉利控股集團在車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技術布局已經應用于汽車產品之上。2022年,吉利汽車將在亞運區域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運營。

  除了硬件層面,吉利在組織架構和人才管理上,開展了更深入的調整融合。吉利的工作人員告訴出行一客,整個集團內的人才流動正在加速,根據自身特長,建議員工跨部門輪崗。

  據了解,吉利推出“活力計劃”,通過輪崗的方式,促進人才的流動,提升管理效率;還創設“藍海培訓項目”,提供跨專業、跨組織、跨部門的實戰培訓。比如研發人員學習市場營銷,銷售人員熟悉生產制造,制造員工熟悉研究、銷售。

  吉利控股集團人才經營中心總經理孫金方曾告訴出行一客,很多大企業的組織壁壘越來越多,是因為很多人都有一種本位主義,而輪崗就是要培養員工換位思考的能力。將經營和培養業務重點結合起來,業務部門會一起進行標準、課程和師資的開發,一起來實施,這時候業務的主動性甚至比HR更強。(責編/楊佩謙)

  吉利+沃爾沃打通三大資本市場

  今年前5個月,吉利銷售420317輛汽車,僅次于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位居國內乘用車第四,在自主品牌中位居第一。

  盡管如此,目前車市下行,尤其在研發層面加大投入的吉利集團,也面臨著資金層面的壓力。

  今年2月,吉利發布公告稱:“吉利控股將推動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的整合為一家強大的全球集團,并且新集團還將謀求在香港和斯德歌爾摩上市”。如此,吉利汽車可能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個打通A股+H股+歐洲三大資本市場的整車企業。

  目前,疫情影響,這個上市計劃面臨不確定性。隨著國家紅籌回歸計劃的實施,回歸A股可能是吉利更現實的選擇。

  吉利汽車于2005年5月在香港上市。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吉利汽車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買賣港股名單。2017年2月10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吉利汽車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組合。該公告意味著吉利汽車成為港股中的“藍籌股”,是當時恒生指數50支成分股內唯一一支汽車行業股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