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歌者】PCB行業是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但也依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大量的自動化設備是需要人工操作和流水線作業的,一個中等規模的PCB企業就有數千名員工。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以及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PCB廠商也正在謀求變革以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工業機器人的高效、精準使其成為行業改造升級的重要一步。
但現有PCB企業想全面引入機器人實現自動化生產較為困難,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改造,而從具備條件的單站和單線著手進行分步改造,待取得明顯收效后,再逐步擴大應用范圍的做法,顯然更加符合現實狀況。
于是大量的機器人以工作站、產線升級的形式切入到PCB行業應用中。目前工業機器人在PCB行業的應用主要在上下料、翻轉、分揀、定位及檢測等工序上,替代人工配合PCB板加工設備和檢測設備的操作。
由于PCB板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有單層板、雙層板、多層板、柔性板、軟硬結合板、無孔板和多孔板等,導致了對前端執行機構要求較多;還有對定位精度的要求和對工作節拍的要求,所以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時對機器人性能、穩定性和集成技術的要求也較高。
為更好地對接終端應用需求,2020高工機器人全國巡回調研活動——PCB專場于5月19日正式舉行。高工機器人攜手埃斯頓、艾利特、井松自動化等企業一同走進行業終端,實地了解企業需求,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后續高工機器人還將組織小型沙龍座談,為PCB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埃斯頓深耕PCB行業多年,對下游應用需求了解充分,因此公司專為PCB行業應用定制開發了幾款機器人產品,其中包括三關節、四關節以及六關節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單工位及雙工位收放板。其中三關節機器人速度能達到12-14pic/min,完全能夠滿足現有產線的需求。四關節機器人則是在三關節機器人的基礎上在添加了一個末端旋轉軸,可以調整進板方向。
事實上在實際產線運用中,三關節、四關節就能滿足大部分場景的應用需求,在省去多余的關節之后,不僅產品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同時還能提升產品的運行節拍。依托埃斯頓的核心部件本土化優勢,無論是三關節還是四關節機器人都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
而埃斯頓推出的行業定制六關節工業機器人在負載上與同類競品具有顯著優勢。據了解,目前智能化需求的提升及PCB板越來越趨向大尺寸,反饋在機器人應用需求上,則不僅要求抓手可以自動調整,同時承載能力也要大。目前市場上臂展在900mm范圍內的負載大都在7KG,埃斯頓則將負載提升到了10KG,同時可采用正裝或者倒裝的安裝形式。此外,這款產品的慣量也比較大,可以避免在高速運行狀態下出現報警停機情況,主要應用于雙工位收放機應用。
在通用產品應用上,埃斯頓也可提供規格豐富的產品供用戶選擇。例如負載12KG、臂展1.51m;負載20KG、臂展1.78m;負載30KG、臂展1.9m;負載50KG、臂展2.1m等多款機器人產品,均可在PCB行業應用。
2020年,隨著5G基站的快速建設以及消費電子行業的不斷創新,PCB行業迎來了新的增長點,按照5G 基站規模測算,中國市場的射頻前端PCB 市場總規模將達到 340 億元,是 4G 時代的 3 倍以上,這對工業機器人來說無疑是一片廣闊的藍海市場。埃斯頓表示,公司將緊抓市場趨勢,為用戶提供更佳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