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騰訊公布了其一季度成績單,與全球經濟整體下滑的態勢相比,騰訊的這份成績單非常亮眼,一季度實現營收1080.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期內盈利為294.03億元,同比增長6%(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270.79億元,同比增長29%)。
在具體業務板塊上,游戲營收比重繼續增強,一季度營收為372.98億元,同比增長31%,占總營收比重達34.5%。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板塊增速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以22%的同比增速實現營收264.75億元。
社交網絡業務板塊營收為251.31億元,同比增長23%;網絡廣告板塊雖然營收最低,但增速最高,以32%的同比增速錄得177.13億元。
騰訊這份亮眼的逆勢增長財報,再次吸引了眾資本的熱捧,瑞信就微調了對騰訊2020及2021年盈利預測,目標價由460港元升至500港元;摩根士丹利等國際知名機構也紛紛上調騰訊股票目標價。
不過,在這份成績單的背后,卻展示了騰訊的兩個極端現象。
首先是領先的科技實力。
騰訊是全球Top5、中國Top2的云廠商,其已構建起覆蓋各大洲的底層基礎網絡,依托海纜光纖資源,形成大帶寬多路由環網,能幫助用戶快速將業務擴展至全球;騰訊同時自研了智維系統、智能機器人巡檢、智能U位管理、智能安防等全套智能化運營技術體系,能夠對數據中心內服務器、機柜、微模塊、基礎設施模塊等進行全方位智能化和可視化管控。
騰訊基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先進技術構建的高科技體系,正在日益影響著中國乃至全球的生產、生活;在本次疫情中,其在教育、醫療、金融、政務等領域更是發揮了積極作用。
其次是資本逐利的負面影響。
與其他高科技企業相比,騰訊的最大標簽是“社交”,目前騰訊的所有業務板塊均是基于社交基礎拓展而來,推出了移動支付、微信、微視、小程序等影響深遠的互聯網服務,這些娛樂性質的服務已經讓部分用戶對其產品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賴與沉迷。
騰訊最被詬病的業務當屬游戲板塊。其游戲營收不僅占據了一季度總營收1/3的比重,與2019年的略微負增長相比,今年的31%同比增速可謂是爆發式增長。
側面反映出,疫情下全國停工、停學,人們的閑暇時間更多地轉移到了游戲中來,其中很大一部分玩家正是缺乏自制力的學生群體。
而騰訊社交性質的生態體系是相互關聯的,推出的QQ、微信、視頻等大文娛平臺、政企服務平臺都與游戲業務進行了深度關聯,幾乎所有騰訊入口產品都能接入游戲,讓人防不勝防,而游戲帶來的后果就是讓部分玩家沉迷、持續消費,因此騰訊又被冠以“游戲誤國”的制造者。
不過,騰訊需要通過游戲來追逐利益最大化,任何生態鏈環節都是利益關聯方,長期以來選擇的是忽略游戲業務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一季度的強勢表現,更說明該板塊在疫情中得到了增強,形勢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