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各產業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現象,其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備受關注,最受歡迎的無疑是服務型機器人。根據國際數據公司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人工智能使用數據顯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位于中國,預計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支出將近600億美元,其中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0億美元,而數據走向還處于上升趨勢。隨著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的擴展,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增。
行業風口之上,2016年后機器人行業扶搖直上。疫情下,“科技戰役”的服務機器人排頭兵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此次抗疫,全國有不少醫院都將機器人技術投入使用,以武漢的火神山醫院為例,根據醫院人工智能投入的數據顯示,火神山醫院是武漢抗疫醫院中投入機器人數量最多的一家,記錄病人的健康情況、消毒物品的運送、無人超市的運營等,機器人都分擔了不少工作。此次AI在疫情中的表現,打破人們對機器人遙不可及的固有思維,讓服務機器人的落地場景更具想象空間。
在云計算、大數據、5G等技術的興起之下,我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擁有巨大的市場優勢。但由于開發起步晚,技術不夠成熟,AI產業的開發優勢仍是國外較優。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有關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和轉型升級分析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機器人市場的重心正從歐美地區轉向亞太地區,預計2020年亞太地區將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大市場,份額占比將提升至57%。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機器人銷售進一步下滑。從四大機器人家族的表現來看,形勢十分不樂觀。在資本市場方面,相比去年也在減少,不過還保持一定的活躍度,近三月機器人行業仍然有十多家初創企業拿到了融資。以下,匯總2020年1-3月份機器人行業的主要投資項目。
1月3日
上海智位機器人(DFRobo)獲得了由國科嘉和領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資金。智位機器人2008年11月成立于上海,從事開源硬件、機器人、AI和創客教育產品,自主研發產品上千件,例如2018年智位機器人推出了創客教育編程軟件Mind+,以及最在最近向全球發銷售了二哈識圖人工智能產品。
1月9日
位于日本大阪的庫伯塔公司表示向一家美國初創公司AbundantRobotics投資數億日元,用于開發自動摘蘋果機器人。AbundantRobotics成立于2016年,除開發自動摘蘋果機器人外,還提供采摘服務。
1月2日
美國初創機器人公司BearRobotics完成了由軟銀領投的3200萬美元融資。BearRobotics成立于兩年前,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擁有40名員工,主要開發用于餐廳的送菜機器人。
1月2日,位于北京的教育機器人公司一維弦科技獲得了千萬級B輪融資,此前公司已經完成了百萬級天使輪和2000萬A輪融資。公司主要研發智能機器人和控制系統,致力于幫助高校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公司業務包括線上、線下課程培訓,及商業機器人自動化解決方案。公司最新推出智能防疫巡檢機器人MoRoS,已獲得超過500臺訂單。
2月13日
以色列機器人初創公司IntuitionRobotics獲得了3600萬美元資金,該公司以數字伴侶機器人為主,針對老人陪伴市場。此外,在汽車領域成為AI助手,通過采集數據,提供個性化的駕駛建議。
3月2日
北京梅卡曼德機器人完成了由紅杉資本領投的1400萬美元B輪融資。梅卡曼德機器人主要為制造業和物流領域提供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公司已經形成了人工智能和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能力,利用專業的深度學習、3D視覺等前沿技術打造出了高性價比的混雜分揀、拆垛及上下料解決方案,并在許多領域進入規模貨應用。
3月6日
成都卡諾譜完成了由長江國弘領投的1400萬美元B輪融資。卡諾譜是一家研發和生產機器人控制系統的公司,包括控制器、電氣系統、伺服系統,是國產機器人零部件的領先者,在國產工業機器人占據一半市場。
3月8日
北京物流機器人公司新石器(Neolix)完成了大約2900萬美元的A輪融資。Neolix瞄準食品交付、移動零售和安全等市場,其推出的自動交付車輛已經達到第四級水平,可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目前公司在常州擁有13.6萬平方米的工廠,年生產能力達到10,000輛。
3月9日
上海擎朗智能完成了2850萬美元B輪融資。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主要從事室內無人送貨機器人,目前已經上市9款式送餐機器人,在中國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3月20日
美國社交機器人DiligentRobotics獲得由DNXVentures領投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DiligentRobotics是一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主要研發服務型機器人,代表產品是Moxi移動服務機器人。
3月21日
北京靈動科技ForwardX完成了由招商局資本領投約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公司主要研發用于物流和工業生產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基于計算機視覺技術、AI模板塊大腦,并獲得了71項專利。
以上是近三個月的投資項目,從投資方向來看,2020年首季度投資主要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包括醫療機器人、農業機器機器人、餐飲配送機器人、以及物流機器人和教育機器人等等。
中國可能是創新型機器人的試驗場面,除了制造業之外,還有很多的應用場景等待科技的革新。例如疫情期間,一些無人車、消毒機器人等新產品紛紛投入使用,并成為了抗疫新英雄。
近兩年來,機器人產業增長速度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分析其背后原因是全球經濟下行,貿易環境變差,從而導致了汽車和電子等行業發展低迷。不過,機器人行業從未淡出資本的視野,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機器人行業投資金額接近400億美元。
機器人在制造業中不只是降低成本和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實現靈活、高效的生產,以柔性化制造的模式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從而幫助企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最終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目前,機器人的主要市場仍然是制造業,去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到42萬臺。不過,工業機器人競爭十分激烈,大部分市場已被機器人四大家族占據。從資本市場來看,機器人細分市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物流、醫療、家庭服務、商業、餐飲、農業等領域的機器人。
2019年機器人行業十筆最大的投資
截止2019年12月,2019年機器人產業投資最大的一筆是美敦力的55億美元資金,該輪資本通過債券要約的方式進行。美敦力是全球最大的醫療技術和服務廠商,總部位于愛爾蘭都柏林。去年美敦力收購了Mazor機器人公司,并在開發一種新的手術機器人。
排在第二的是阿里巴巴集團在11月份向菜鳥物流追加的33億美元資金,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51%增至63%。菜鳥物流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平臺,該平臺結合了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技術,其目標是任意城市24小時送達。目前,菜鳥物流投資的快倉機器人已成為國內主流物流機器人廠商之一。
菜鳥物流快倉機器人
從投資時間點來看,7月是投資最旺盛的一個月份,該月有幾筆較大投資,包括美敦力、達闥科技、Geek+等。其中達闥科技是總部位于北京的一家云端智能機器人廠商,該公司尋求在美國公開募集5億美元,以發展其云端機器人項目。而Geek+是目前物流機器人的主流品牌之一,該公司在7月宣布完成C1輪主力融資,規模超過上一階段1.5億的B輪資金。
2019年最大的十筆機器人投資中,中國企業占了三席,這三家企業分別是菜鳥物流、達闥科技和Geek+。由此可見,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在強勢崛起,一些本土企業已經抓住了新機遇。中國擁有全球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同時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此外,企業機器換人的愿望正變得強烈,這對于本土廠商來說是極其難得的機會。
醫療和物流機器人已經成為風口
機器人正在從傳統工業領域走向物流、醫療、安防、農業等其它細分市場,而新一代智能機器人結合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有望在新的領域打開巨大的成長空間。在2019年的機器人行業投資項目中,交易發生最多的領域不是工業,而是醫療和物流。
在手術機器人方面,美敦力正在積極打造其機器人輔助手術平臺,將以色列的MazorRobotics收入囊中。此外,另一巨頭強生也開始力發力了,在今年二月份收購AurisHealth機器人公司。美敦力和強生以及直觀醫療(IntuitiveSurgical)有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直觀醫療達芬奇機器人多年的統治地位將被撼動。
直觀醫療達芬奇機器人
在2019年的投資事件中,直觀醫療發起了20億的股票回購,據了解,事件發生在直觀醫療上一年四季度業績超預期之后。此外,總部位于英國劍橋CMRSurgical為其Versius機器人輔助手術設備籌集了約2.43億美元的C輪資金。還有,美國醫療設備制造商ThinkSurgical也完成1.34億美元融資。資本在醫療領域密集上演,表明了對醫療機器人的前景看好。
再來看一下物流機器人方面。除了阿里巴巴向菜鳥增資之外,移動機器人廠商Geek+也獲得了1.5億的C1輪資金,公司宣布已經在全球范圍銷售了7000臺移動機器人。還有,總部位于紐約的初創公司Fabric籌集了1.1億美元的B輪融資,該公司致力于微型配送中心自動化,其方案中采用了AI和機器人技術。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包括跨境電商、無人商店等模式的興起,物流自動化的需求將會迅速膨脹。而機器人作為智能物流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未來幾年的市場空間也將會隨之放大。目前,各大電商巨頭都已經進入布局。
除了醫療和物流兩個市場之外,機器人還有很多潛力的方向,包括餐飲行業的機器人、割草機器人、草莓收割機等等。就在上個月,披薩機器人公司Zume從軟銀手中獲得了3.75億美元的資金。可見,細分領域的機器人市場已經被資本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