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9年經濟形勢很差,但也可能是未來10年中最好的一年。也有人說,咱們處在爆炸式創新的前期,挺過黎明前的黑暗就好了。無論是好是壞,不少企業2019年確實過得有些艱難。這一點從日企及德國協會近期發布的數據中也可看出一二。
2019,有點艱難
1.安川電機訂單預示中國設備投資出現觸底感
1月9日,世界工業機器人巨頭安川電機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9~11月的訂單額比上年同期減少11%,降幅出現縮小。來自中國的訂單的觸底跡象加強。該公司在主要制造業企業中最先發布業績,作為預測制造業設備投資和業績動向的指標,非常受到投資者的重視。
2019年3~11月財報顯示,安川電機的營業利潤減少60%,降至167億日元,凈利潤減少71%,降至111億日元。本財年在2019年3~8月財報發布時曾下調業績預期,但此次維持了業績預期不變。
工業機器人和用于機床的馬達等的9~11月訂單額減少11%,降幅連續2個季度縮小。6~8月減少13%。
引人關注的是此前明顯低迷的來自中國的訂單出現復蘇。中國訂單減少3%,與6~8月(減少21%)相比,降幅大幅縮小,降幅連續3個季度縮小。
主要原因是來自半導體和5G相關領域的需求復蘇。在中國,面向數據中心的半導體存儲器等一部分領域出現增加設備投資的趨勢。用于手機和基站、伺服電機的訂單似乎也在增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0月中國國內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自2018年8月以來首次轉為增長,11月也增長4%。因中美貿易戰而冷卻的中國企業的投資意愿似乎正在逐步恢復。
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的會長飯村幸生(東芝機械會長)1月9日提出展望稱,2020年機床的年訂單額將與2019年實際(推算)持平,達到1.2萬億日元。據稱2019年預計同比減少逾3成,2020年有望改善。飯村表示“期待今年上半年觸底,然后緩慢反彈”。
由于中美貿易戰等產生影響,2019年4~9月日本制造業企業的凈利潤同比減少31%,明顯低迷。從2019年4~12月財報來看,以半導體等業績容易受經濟左右的行業為中心,一部分行業有可能出現業績觸底的跡象。
2.沙迪克2019年營收下滑
日本沙迪克公司(株式會社SODICK),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制造放電加工機的跨國公司之一,加工機的生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均居世界前列。
從沙迪克的營收報表中可以看出,2019年1至3季度較之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而目前沙迪克在中國的市場已超過日本本土市場的比例,成為沙迪克最重要的營收來源。雖然沙迪克并未指出,2019年下滑的原因。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制造業低迷是影響其業績的一個主要原因。
3.德國機械制造業2019年產值同比減少2%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協會主席卡爾·馬丁·韋爾克近期在協會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德國支柱產業的機械制造業難以快速擺脫困境,2019年產值預計比上年減少2%,2020年預計進一步下滑2%。
據德國機械設備制造協會統計,2019年前10個月,德國機械制造業實際產值同比減少1.8%,新增訂單同比減少9%。10月份產能利用率為83.9%,低于長期平均值86.2%。
韋爾克認為,造成德國機械制造業當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疲軟、全球貿易沖突加劇以及汽車業深度轉型。許多下游廠商對此感到不安,因而推遲或停止了投資計劃。
復蘇or下行,2020中國市場怎么走?
日本經濟新聞社和日經QUICK新聞12月26日匯總的中國經濟學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2020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期平均值為5.9%。比作為2019年預期的6.2%相比進一步減速。低于6%的經濟增速是中國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政府正在調整將增長率目標從2019年的“6~6.5%”下調至2020年的“6%左右”。2020年的增長率預期區間為5.6~6.1%,在26名經濟學家中,19人的預期低于6%左右。
預測為5.7%的野村國際的陸挺指出,經濟的下降局面仍未終結。地方政府的財政惡化、房地產投資的低迷、中小城市的信用緊縮等將成為增長的絆腳石。京東數字科技的沈建光也認為下降趨勢將繼續,結構改革的遲緩和中小銀行的經營是主要風險。
調查顯示影響中國經濟的最主要原因是中美貿易戰走向長期化。盡管中美的貿易談判達成第1階段協議,但是制裁關稅是部分下調。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溫杰指出,有必要注意2020年是美國總統選舉年,如果貿易保護主義擴大,經濟的下行壓力將增強。
對于工控市場來說,2020年回暖的可能性較大,傳統行業升級和新興行業發展將會帶來新的商機,但還是會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和挑戰。
對此,安川電機社長小笠原浩預計春節后的2020年2月或將成為第一個節點。中國的慣例是在春節之前不太會采取行動,而到春節后,會考慮“今年要怎么做”,開始展開行動。最近10年,春節之后設備投資都會出現增長。2020年也肯定會增長。關鍵是那之后。設備投資的勢頭是迅速回落、逐漸回落、還是會保持下去?
小笠原浩認為如果維持目前的氛圍,2020年整體不會發生異常的變化,會比2019有所改善。況且中國人口達到約14億,不管中美貿易摩擦如何發展,內需都肯定會增長。
結語
整體來講,任何一個社會都有起伏的周期,就跟人的生命周期一樣。目前,的確我們處在一個經濟緩行期。經濟緩行是一個必然趨勢,我們要轉彎,要成長,所以要減速。這個減速是一個完全正常的周期,這里面就有很多陣痛,比如說諸多傳統行業的轉型。
有人樂觀,也是因為在這個轉型期出現了很多新的機遇。所以如果每個人在這個時間點里面能夠認真判斷出周期,認對社會趨勢,找到自己的自洽點和落腳點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