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鴻海業績出現復蘇跡象

時間:2019-11-18

來源:日經中文網

導語:臺灣鴻海精密工業的業績出現復蘇跡象。11月13日發布的2019年7~9月合并業績顯示,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時隔3個季度利潤轉為增長。

臺灣鴻海精密工業的業績出現復蘇跡象。11月13日發布的2019年7~9月合并業績顯示,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時隔3個季度利潤轉為增長。主力的智能手機代工業務方面,該公司從擴大規模向重視盈利的戰略轉變產生了效果。不過,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以及推進活用夏普品牌業務的結構改革等,課題依然堆積如山。

11月13日,在臺灣新北市的總部召開的記者會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強調,將在3~5年之內把銷售額毛利率提高至10%。不會承接低于這一水平的產品代工業務。目前的毛利率在6~7%。鴻海的銷售額接近19萬億日元,也就是說利潤率提高1%的話,利潤將增加900億日元。

這是鴻海首次向投資者公布利潤率目標。一位出席記者會的分析師指出鴻海正從重視規模轉向重視利潤,意義非常重大,在此基礎上表示要達成這一目標,必須采取重組虧損業務等根本性的改革措施。

鴻海精密業績 

7~9月的銷售額為1.3877萬億臺幣,僅增加1%。一方面,營業利潤增加7%至334億臺幣。

重視盈利的戰略轉換是推高利潤的原因之一。此前,鴻海將在中國大陸的大規模生產作為成本競爭力的武器,擴大規模一直是戰略的核心。但目前改變了這一戰略。據稱,承接搭載谷歌“安卓”操作系統智能手機的代工業務的主力子公司富智康集團7~9月轉為小幅的最終盈利。調整人員配置等的構造改革產生了效果。

由鴻海本體代工生產的美國蘋果新款iPhone的銷售情況良好,這似乎也構成東風。即便如此,從7~9月不同產品的銷售額比例來看,智能手機等面向消費者的產品減少了近5個百分點,減至49.2%。有分析認為,鴻海由于重視利潤率而壓縮了智能手機的訂單,同時通過面向數據中心的通信設備等產品的訂單增長來進行彌補。

不過鴻海的業績復蘇仍走在半路上。營業利潤與創7~9月最高紀錄的2016年相比,減少了2成。股價也從10月初開始上漲了2成以上,但是較2017年的高點下跌了4成左右。

鴻海精密股價 

鴻海從1990年代開始加速推進對華投資,在當地構建起擁有100萬名員工規模的龐大生產網絡。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制造服務(EMS)企業實現了增長,不過自2010年代起人工費上漲等逆風加強,業務轉型成為鴻海面臨的一大課題。

為了擺脫單純的代工業務模式,2016年鴻海通過收購夏普獲得了品牌業務。2019年6月又起用半導體業務的負責人劉揚偉擔任經營一把手。劉揚偉在財報發布會的當天強調稱,未來將致力于面向醫療和機器人等附加值高的企業的業務。

另外,如何減輕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也成為課題。鴻海約7成的工廠等固定資產集中在中國大陸。劉揚偉就生產基地的重組表示,將在越南、墨西哥和臺灣等地增強產能。表明將加速采取應對措施。

關于2020年的預期,劉揚偉強調新一代通信標準“5G”相關的設備需求將起到拉動作用。13日宣布將投入100億臺幣,用于臺灣通信廠商亞太電信的增資,將出資比例從19.7%提高至40.74%。鴻海要想描繪出中長期的增長路線,能否借助5G找到轉變業務模式的突破口將首先成為關注的焦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