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外資本體企業兩次下調價格,在對國產機器人本體企業產生巨大沖擊的同時也給國產減速機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國內本體企業為降低成本開始嘗試國產減速機。然而在2018年下半年后,得益于3C行業迅速發展起來的諧波減速器市場行情突然遇冷,需求驟降。
2019年上半年,包括減速器在內的核心零部件增速放緩,進入低迷期,業內人士甚至認為活下去就是基本夙愿,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情況如何?近段時間,各減速機上市公司相繼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
營收總體微增凈利波動較大
從營收情況來看,五家企業中,只有雙環傳動的營收是同比減少,而其他四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是最高的增長幅度僅15.64%。
雙環傳動公告顯示,業績下滑的愿意主要在于整車市場連續4個季度的下滑,整車廠為應對可能的變局,積極實施去庫存戰略;從國際形勢上來看,國際貿易紛爭懸而未決,貿易保護措施及壁壘塵囂。
此外,雙環傳動的戰略布局與市場變動的節奏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由此引發的產能利用率不高等因素也是導致業績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凈利來看,除了雙環傳動以外,中大力德的歸母凈利也是下滑的,對于凈利的降低,中大力德方面表示,主要是受本期市場產品價格調整的影響,政府補助及投資收益等的影響。
而聚隆科技的凈利增長是最大的,實際上,聚隆科技上半年機器人減速器營收407.81萬元,整體營收雖然不高,但是比上年同期增長917.88%,毛利率為26.25%,比上年同期增長18.16%。
對于營收變化,聚隆科技方面表示,受銷售產品結構變化影響,營業收入增加導致主營業務對利潤總額貢獻較上年同期上升,非主營業務對利潤總額貢獻比重較上年同期下降。
其次凈利增長較為大是秦川機床。從業務結構來看,“機床類”是秦川機床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機床類”營業收入為8億,營收占比為49.4%,毛利率為14.3%。零部件營收占比為19.3%。
公告顯示:通過不斷強化市場開拓,著重戰略客戶的培育,秦川機床BX減速器銷售量持續增長,1-6月,累計銷售同比增長79%。
擴張與擴產
盡管行業整體需求在下滑,但是從上市公司的布局來看,減速器企業的擴張和擴產之路并沒有因此而停滯。
4月22日,中大力德公司財務總監方新浩表示,公司在東莞、天津設立分公司,在上海、無錫設立銷售服務機構,在日本設立聯營公司,打算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
目前中大力德“年產20萬臺精密減速器生產線項目”正在進行中,為了盡早實施盡早投產,中大力德公告稱擬使用部分公司現有房產,減少了新建廠房面積,土建工程投入減少,項目投資總額由21,826.99萬元調整至18,928.87萬元。
在產能擴張上,秦川機床本部機器人關節減速器項目已完成5000平方米的廠房建設改造并投入使用,完成75臺設備投入。產能逐步提升為3000臺-3500臺/月。
事實上,秦川于去年5月啟動新建工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新建車間面積28000平米,主要由恒溫精密加工車間和恒溫精密裝配車間及輔助設施組成,建成后將有效提升秦川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的產能,達到18萬套的制造能力。
目前,聚隆科技投資5億元的“聚隆產業園”項目也正在建設當中,預期至2022年,可形成年產洗衣機減速離合器700萬臺套,機器人RV減速器3萬臺的生產能力。
在今年正式上市的國茂減速機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投資于“年產35萬臺減速機項目”、“年產160萬件齒輪項目”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此外,作為國茂募投項目之一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擬購置國內外先進設備、設施60臺(套),項目建設期為2年。
此前,雙環傳動也表示,2016年定增項目之一的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產業化項目投產后,2019年產能有望達10萬臺/年。
技術突破
從研發投入的金額上來看,雙環傳動的是最高的,但是其研發占比并不是最高的;相反,雖然從金額上來看,聚隆科技入了870.45萬元,但是其研發占比是五家企業中最高的。可以看出,聚隆還是比較注重研發投入。
據悉,在聚隆科技RV減速器產品中核心部件擺線針輪及針齒殼的研發上,聚隆科技攻破了一些技術難點,如圓弧齒曲線修型加工等,優化了修型曲線,提升了精度、使用壽命;偏心軸部件方面,通過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合作,研發出針對偏心軸加工獨特專機,并引進進口設備,提升其精度。
從增長的情況來看,秦川機床的研發投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是最大的,實際上,2019年上半年,此外,在與西安工業大學合作的基礎上,秦川機床在諧波減速器零部件檢測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技術進展。
秦川機床采用的斜向展成+專用錐形測針,實現了無干涉測量,避免了測頭制造誤差對結果的影響,消除了非線性誤差影響。采用沿插齒刀頂刃后角測量技術,解決了小模數插齒刀測量難題。基于鋼輪參數,對諧波齒輪的柔輪齒形誤差進行評價,更能直觀準確地反映了柔輪的使用性能。
為了提高BX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的生產效率,秦川還與德國博世力士樂合作,共同設計制造BX5+1智能生產線(即5個關鍵零件生產線和一條數字化整機裝配線),據稱,該項目接近工業4.0標準,特別是將底層數據采集、電氣控制、MES和精益管理、數據分析進行貫通。其中生產線關鍵裝備由秦川自主研發制造。
深潛邏輯
這些年,國產減速器除了在技術上不斷進行突破之外,也在為尋求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未雨綢繆,在戰略上進行調整。
中大力德表示,產品的差異化是公司的核心優勢,在堅持對小批量、多品種的差異化研發上,中大力德已經為客戶量身定制近百項新產品,并針對在研新產品,做好內部和第三方檢測工作。
而國茂減速機的差異化產品主要體現在模塊化減速機和大功率減速機的研發,據悉,國茂新開發設計的模塊化減速機升級版,較原有模塊化減速機綜合性能更好,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新版產品的全線升級。
RV、諧波減速機除了應用于工業機器人之外,在其他自動化領域同樣應用廣泛。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企業沒有必要緊盯著機器人行業,可以積極開拓其它領域。
在配套于建筑(塔機)領域的減速機上,在大功率減速機研發上,國茂已經解決了在高速運轉下的噪音問題,目前該類產品已開始小批量生產和銷售,標志著進軍工程機械市場已取得初步成功;根據下游環保行業客戶需求,國茂還研制開發了可用于廚余垃圾處理設備上的大功率減速機,預計下半年將順利交貨。
秦川機床也表示,將抓住國家軍民融合的相關政策,下半年在“軍工領域”將涉及軍民融合領域的主機與零部件資源整合,打造“三航/兩機”領域的整體合力,形成下半年經營工作的“突破點”。
在齒輪領域,雙環傳動走的是一條“抓頭部客戶”和“先國外、后國內”的路徑,而在精密減速器領域,雙環也似乎有意在這兩個方面進行突圍。公告稱:在國內客戶端,其減速器產品已廣泛配套于國內眾多主流機器人產品中,今年在產品研發上將著力于不同產業場景的運用匹配上。在國外市場端,雙環傳動與歐洲市場的合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果,此項工作正在持續推進過程中。
隱憂
在綜合分析上市公司的營收和歸母凈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減速機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整體偏弱,比如秦川機床,在營收十幾億的情況下,凈利只有幾百萬,利潤率非常低。
這還包括了政府補貼的部分,如果除去政府補貼的部分即1715.5萬元,秦川機床的歸母凈利就是虧損了。雖然秦川沒有明確說明,但從公告上可以看出,利潤率低主要原因在于營業成本過高,其營業成本高達13.54億元,而在建項目資金投入目前合計是7769.97萬元。
從企業產能的擴張來看,目前這五家上市公司的年產能預計在三年后至少達到76萬臺,其中明確表示是用于機器人行業預計超40萬臺,但從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需求總量才47.40萬臺,未來,減速器領域很有可能出現過剩的情況。
實際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3-5年,國產減速器將會因為產能過剩而迎來新一輪洗牌。
正如高工機器人研究所首席分析師盧彰緣所說:“工業機器人已經進入到階段性的‘低迷期’,對于核心零部件而言,壓力來自于如何過冬。”而事實上,國產本體企業價格下跌也進一步加劇了企業過冬的壓力,對于國產核心零部件企業來說,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新的情況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