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未來或超過汽車機器人

時間:2019-08-22

來源:界面新聞

導語:經過20年的發展,手術機器人已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且微創式手術正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利用微納米機器人,可以更好地實現精準醫療。

未來,應用機器人最多的領域或不再是汽車行業,而是醫療行業。

8月21日,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楊廣中表示,醫療機器人是目前國內機器人市場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重,醫療機器人的應用需求逐漸增加,以康復機器人為主的手術機器人已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楊廣中表示,機器人在醫療領域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今后,越來越多的醫療機器人將進入家庭,緩解患者醫療痛苦。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實驗室副主任、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副主席劉連慶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50年內,醫療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比汽車機器人更大。

汽車行業曾帶動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但目前這部分增長正變得有限。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

經過20年的發展,手術機器人已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且微創式手術正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利用微納米機器人,可以更好地實現精準醫療。

實現精準醫療有兩種手段,一是使用機器人的物理手段,精準去除腫瘤;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將機器人技術和單細胞分析技術相結合,使細胞的抗原與藥物抗體之間產生反應,以殺死癌細胞。

傳統的機器人幫助人類工作,微納米技術則能夠拓展人的能力。

劉連慶認為,若能將機器人技術與醫藥研發技術相結合,未來50年內,微納米機器人能夠帶動機器人行業的迅速發展。

據劉連慶介紹,微納米機器人分兩類,一類是常規尺度機器人進行微納米級別的操作,另一類是直接制造出的微納米級別機器人。

目前,微納米機器人還處于實驗階段。對新材料的探索,是納米機器人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

劉連慶表示,若微納米機器人需要進入人體內部,那就要求其與身體達到很好的兼容性。

楊廣中表示,目前,中國已有大量醫療機器人新興企業,但大多為代工廠,創新能力相對欠缺。

但他樂觀地認為,未來五年內,中國的納米機器人能真正運用到臨床領域,實現規?;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