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紡織|國內首個3D縫紉機器人研制成功,成功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

時間:2019-06-20

來源:中國機器人網 劉眾楷

導語:紡織行業的復雜性讓機器人都覺得棘手無比,這個突破或許能叩開紡織行業大門。

紡織行業的復雜性讓機器人都覺得棘手無比,這個突破或許能叩開紡織行業大門。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近日消息稱,中船重工七一六所與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歷時兩年時間,先后攻克了機器人縫紉控制技術、視覺識別技術以及系統集成技術,成功研制出應用于汽車內飾自動縫紉的3D縫紉機器人,成功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成為國內目前唯一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

汽車制造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行業,然而在汽車內飾的生產制造上,依然存在大量的人力勞動。以汽車中控臺蒙皮的縫紉為例,縫制過程需要經驗豐富的工人將皮革細心地送入縫紉機,由于皮革造型為空間曲面,縫紉難度遠大于平面縫紉,生產效率和縫合效果嚴重依賴工人的熟練程度。

3.1.jpg 

3D縫紉機器人能夠自動識別縫紉位置并進行空間自動化縫紉。相比人工縫紉,該機器人不依賴工人經驗,所生產的產品在線跡一致性、3D成型一致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能夠顯著提升產品質量,同時利用自主技術和本地化服務優勢,比國外同類產品具有顯著的性價比優勢,在汽車內飾生產及航空航天復材縫紉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但是就公布的視頻來看,相對于已經非常成熟的其他行業的工業機器人效率來說,該機器人的工作速度還是非常慢,還不如普通工人的一般性工作效率,同時該機器人雖然能解決一部分工序的問題,但是人機協作非常難,該項技術市場化目前可能仍需較長時間。

國內目前仍然有非常多行業待開拓,例如雕刻、紡織等一些具有較強靈活性的工作,都很難用一般工業的普適化編程手段進行實現,但是如果深入研究,相信也能夠得到更加柔性化的解決方案,該事件可以看到的是,我國的技術創新目前開始逐漸被企業重視,企業因為新技術的市場化應用無疑能夠獨享這份沒有競爭者的蛋糕。

但是隨著技術的公開,相信后來的跟隨者也能在很迅速的時間里模仿并取得突破,如何快速市場化以及不斷更新迭代技術建立壁壘,是創新型企業在專利市場保護存在一定缺陷的情況下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且從視頻展現的技術上來看,能否轉市場化應用仍然存疑。汽車內飾件,像座椅、蒙皮內飾之類的皮革,因為有著非常復雜的三維曲面造型,導致制造起來尤為困難,目前使用較為成熟的是高精密機床的紡織,對于機器人的精準定位精度有著非常強的要求。雖然目前也有很多制造方法,部分內飾可以使用比如低壓注塑之類的技術能夠實現,但還有很大部分需要進行縫紉才能夠制造出來。

雖然該技術市場化較難,但是應用于航空航天等軍工以及高精尖板塊,3D縫紉機器人確實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如何找到應用點,成功轉民用,并且突破傳統緊密機床技術封鎖,都值得繼續努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