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科創板落地,加速AI人工智能企業創新發展

時間:2019-06-19

來源:人工智能網

導語: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落地。開板儀式上易會滿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基礎制度安排,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重大舉措。”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落地。開板儀式上易會滿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基礎制度安排,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重大舉措。”

對于人工智能企業來說,原先中國資本市場并沒有包容類似人工智能前瞻性以及研發性需求如此之高的企業的體制機制,那么科創板無疑是幫助這些企業快速融資成長的綠色通道。近幾年國內也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包括:曠視科技、商湯科技、極鏈科技、云從科技等。通過調研目前國內有745家人工智能企業,其中67.3%都是在2010年后成立的,大多數企業還處于快速成長期。

科創板,中國的“納斯達克”?

中國股市長久以來有一種尷尬,幾乎所有中國最牛的公司都沒有在國內上市,例如:百度于納斯達克上市;阿里巴巴于美國紐交所上市。這其中有一方面是歷史原因,中國的股市是在一張白紙上搭建,總體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是,上市規則決定了只能是傳統產業、傳統股權模式的企業有上市機會。所以有一種說法,說科創板是中國的“納斯達克”,由于設立背景和時機選擇的雷同,上交所科創板從誕生之日起具有濃郁的納斯達克色彩。

AI人工智能1.png 

納斯達克:設立背景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技術密集型產業蓬勃發展,“硅谷”誕生,風險投資興起,一批高新技術類中小企業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些企業亟需融資,但往往因達不到紐交所上市門檻,只能在柜臺交易市場進行股票交易。為規范交易、讓更多中小企業能夠上市融資,納斯達克應運而生。而針對的企業以高新技術行業為主,包括軟件、計算機、生物技術、通信、互聯網科技等。

科創板:設立的背景是近10年,中國的互聯網大潮孕育了以BAT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的科技企業。但由于制度原因,這些公司選擇去海外上市。創新、科技型公司在成長初期需要龐大的研發費用,盈利時間線較長,難以在初創期就滿足A股的上市門檻。科創板的推出讓更多的初創型科技公司有了上市的機會。而針對的企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

同時在上市條件和審核制度上,科創板采用的標準也和納斯達克相類似。兩者均采用多套標準衡量申請上市的公司,并且都將寬進嚴出的注冊制作為審核制度。

科創板上市標準

制度設計上的不同,體現在審核制改注冊制試點。

這改變了之前監管部門對于上市企業盈利、股權結構和市盈率定價的要求。科創板設立的五套標準,主要從營收規模、利潤狀況和科研占比等方面設立準入門檻,但這一門檻大大低于此前的A股板塊門檻,其合規性表現在信息披露合規上。

 AI人工智能2.png

這一變化背后反映的是,監管部門不再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做出判斷,這一工作將交給市場和投資者來完成。換言之,監管層不再以某個公司IPO是否“成功”作為審核的先決條件。只要申請IPO的公司符合信息披露要求,符合整個上市的流程,原則上就允許上市。至于發行定價則交給市場和投資者。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現狀

截至2019年2月28日,報告共檢測到745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大約占世界人工智能企業總數3438家的21.67%,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國(1446家,占比42.06%)。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和浙江省。

AI人工智能3.png 

從745家人工智能企業的核心技術分布看,大數據和云計算占比最高,為21.3%;其次是機器學習和推薦、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人臉和步態及表情識別,占比分別為17.2%、9.4%、8.6%。同時,排在前列的還包括硬件、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圖形圖像識別技術。

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專利申請量達到13萬余件,中國、美國、日本三國相關專利累計占比超過全球80%。其中113家人工智能企業的平均研發強度達到9.14%,遠高于國內企業的平均水平。專利數前三的區域是北京(38%)、廣東(21.5%)、上海(13%)。從技術層次占比來看,基礎層技術的專利占有為51.6%,應用層為32.9%,技術層為15.5%。

中國智能經濟最活躍的投資機構有,紅杉資本中國投資128家,IDG資本投資125家,經緯中國投資79家,最活躍的非投資機構投資是來自于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

2018年,在754家人工智能企業中,檢測到577家企業有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為3832.22億人民幣,這一數據是2017年的2.04倍,無論融資金額還是融資次數均為世界第一。目前科創板正式落地,國家戰略的前瞻性引領,消費市場需求的旺盛,產業學術環境良好,資本市場的高活躍度因素,都給AI人工智能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因素。而對于AI人工智能企業來說,繼續加強對基礎層、應用層、技術層的產品研發,保持持久的創新能力仍然是關鍵。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