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美兩國企業飽受貿易摩擦困擾,其中,蘋果終端雖未遭雙方直接打擊,但整個蘋果產業鏈實則已千瘡百孔,其中,也不乏蘋果鏈上的磁性元器件企業。
美國政府于5月10日開始對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25%關稅的回應。我國政府的回應是對已實施加征關稅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加征關稅,這一舉措將于6月1日起實施。
貿易戰引得各行各業塵囂四起,美國的硬件公司嚴重依賴跨太平洋貿易,但到目前為止,關稅提升都在避開組裝電腦和智能手機,主要針對可能對終端消費者影響較小的非捆綁組件。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公司完全不受影響。
去年貿易戰僵持階段,蘋果公司致函美國貿易代表,詳細說明了關稅變化產生的影響并懇求變更措施。蘋果的積極態度使得原本在關稅提高名單上的一些備受矚目的類別最終獲得豁免,包括AirPods和AppleWatch。
但蘋果適配器、充電器、手機殼、電纜和電線所涉及的商品代碼仍然列在名單上,從去年9月開始,這類產品從中國進入美國時已被征收10%的稅率。目前已躍升至25%。
顯然,這些蘋果周邊配件產品并未動搖蘋果根基。但蘋果為了穩定市場,顯然不敢貿然因此對其終端產品漲價。到目前為止,蘋果尚未對此事發表評論。
從消費者方面考慮,瑞銀的分析師認為,近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可能會影響中國消費者的信心。因此,蘋果一直以來都堅決反對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舉措,相對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蘋果更加依賴中國市場。
從供應鏈情況來看,蘋果也有能力將其供應鏈轉移,最大限度避開關稅的影響。但鑒于蘋果公司規模龐大且對質量要求很高,這樣的舉措估計反倒比僅支付關稅更加昂貴。
雖然美國有意避開智能手機產品,中國也未對手機直接下手,但由于蘋果產業鏈紛繁復雜,受關稅和蘋果業績表現影響,其上游企業很難置身事外。
今年年初,蘋果大跌、業績下滑、產量削減,蘋果供應商也紛紛大跌,最大股價跌幅來自日本。iPhone電子零部件供應商村田制作所股價2019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大跌逾10%,創下兩年多來的最低水平。此外,太陽誘電、TDK等其他日本被動元器件制造商的股價也大面積下跌。
而從年初蘋果公司公布的全球供應鏈和生產地址看,不管是美日歐,還是中國臺灣和香港相關的磁件企業,都在中國大陸有相關的產業布局。被動元器件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和江浙一帶,華殷磁電、象限科技、戶田工業株式會社等蘋果磁性材料供應商,都在浙江建立了生產基地,其中,象限科技是蘋果供應鏈體系的磁相關企業中鮮有的我國獨資企業。
此外,太陽誘電株式會社、TDK、瑞薩電子、線藝、京瓷、村田制作所、勝美達、夏普等清一色日企的蘋果被動元器件供應體系,也把大部分生產基地設立在我國??梢?,蘋果產業鏈想撤離將牽一發而動全身,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