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在“機器人換人”大潮下,中國已連續兩年坐上世界機器人最大消費國的寶座。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機器人銷量為13.8萬臺,增長58%,預計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銷量持續增長;另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47682套,同比增長4.6%。
機器人產業鏈
國內機器人產銷量的增長,也帶動了整個機器人產業鏈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出全面的機器人產業鏈全景圖供廣大讀者參閱,目前,機器人產業鏈主要是功能零部件、機器人本體及控制系統通過集成系統形成下游應用的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機器人市場預測
目前,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成熟,中國機器人市場以進入高速增長期。據悉,2017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62.8億美元,2012-2017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8%。自2013年開始,中國工業機器人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的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拓展顯著,創新型企業大量涌現。在中國良好的經濟環境以及政策支持下,中國機器人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中國機器人及相關服務的消費額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770億美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6.3%。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22年將占全球總量的38%以上。中國機器人市場預測數據涵蓋了中國全部20個行業類別、60多類主要場景。該預測數據包括終端用戶在機器人本體以及相關的硬件、軟件、以及咨詢和系統集成服務方面的總支出。在2022年中國機器人(含無人機)市場分布方面,預計制造業占比最高,占比為53%;其次為資源業,占比為11%;排名第三的是消費品行業,占比為7%;其后分別為醫療保健、零售業,占比分別為6%、4%。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機器人產業園
整體來看,我國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呈現出“全面開花,區域集中”的特點,全國各主要省(直轄市)大部分建有機器人產業園,而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則成為了機器人產業園的集聚之地。
京津冀地區機器人產業具有技術優勢,覆蓋領域包括工業機器人及其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等產品和服務。其中,天津市支持工業機器人、警用機器人、安全機器人、礦山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用微創機器人的研發及產業化;河北則以焊接機器人、礦用搶險機器人、農業機器人等特色機器人為主。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為了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從2006年至今,國家及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政策加快產業發展,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
國家性政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地方性政策
安徽
2.1.1關于深入推進高成長性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
2.1.2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的通知
2.1.3關于印發安徽省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1.4關于印發安徽省“十三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規劃的通知
2.1.5關于印發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通知
2.1.6關于印發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2.1.7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意見
2.1.8關于印發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的通知
2.1.9關于印發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1.10關于印發安徽省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7年)的通知
2.1.11關于印發全省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0)的通知
北京
1、關于印發《關于促進中關村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關于促進北京市智能機器人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工作的意見
3、關于印發《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圖》的通知
4、關于印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的通知
5、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的通知
貴州
1、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的實施意見
2、關于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意見
3、關于積極推進供立鏈創新與應用的實施意
4、關于推進“互聯網+”行動的實施意見
5、關于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的通知(原標題:《2019版中國機器人相關政策匯編》重磅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