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中國機器人市場有哪些新變化?

時間:2023-11-10

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導語:隨著中國經濟穩步發展,中國機器人市場在近年來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22年,全球超過一半的工業機器人在中國銷售,中國市場正在引領工業自動化的基本趨勢。

  01 主要增長動力

  雖然電動汽車新產能的高峰已經過去,但該領域仍是工業機器人的最主要應用場景之一。

  在2022年之前的幾年中,最重要的銷售部門是電子產品的制造,正受到國內消費需求受限以及大容量向東南亞轉移的影響。而2023的主要增長動力是制造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的機器人,這些應用在歐洲和美國不存在或僅在有限程度上存在。據市場觀察人士預計,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能力到今年年底將增加一倍以上。風能或太陽能園區附近的存儲設施正在成為電池的另一個銷售市場。

  近年來,國內制造商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以前為外國機器人制造商保留的領域。例如,去年,國內領先的多軸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埃斯頓在中國銷售了超過17,000臺機器人,少于發那科和庫卡,但已經超過了ABB和安川。在SCARA領域,匯川已經從愛普生和雅馬哈手中奪走了市場份額。

  中國后來者居上的重要原因是,國際市場領導者的交貨延遲,以及快速適應新市場趨勢并為增長領域開發可擴展解決方案的能力。

  中國政府對廣泛的STEM教育的高度重視正在結出碩果。與歐洲相比,開發人員和系統集成商方面有更多的專家。再加上近年來出現的本地供應鏈,這使得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的產品周期更短,成本大大降低。

  領先的外國公司也越來越依賴本地供應鏈。庫卡于5月底在順德開設了新工廠的第二期擴建工程,該工廠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而發那科上海工廠的擴建工程于7月竣工。

  02 中國經濟疲軟的影響

  由于殘酷的價格競爭,中國制造商出海趨勢仍在繼續。

  協作機器人制造商JAKA,Dobot和Aubo都計劃上市。JAKA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籌集750億元人民幣,其中很大一部分將投資于國際擴張。為了對沖日益增加的地緣政治風險,中國零部件制造商正在東南亞、歐洲和北美建立生產基地。

  然而,即使是機器人技術也無法擺脫中國經濟目前的疲軟。據調查,今年上半年機器人行業共融資95宗,總金額8.655億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無人機、機器視覺和醫療機器人,其次是對關鍵部件和多軸機器人的投資。總額比去年同期低33%,符合風險投資交易普遍下降的趨勢。

  考慮到機器人銷售的前景,未來存在重大挑戰:發那科報告稱,2022月底中國庫存水平空前。該公司沒有傳達機器人部門的詳細數據,但該集團在該國的總訂單與上一年下降許多。中國其他行業重量級企業的數據也朝著同樣的方向發展:安川在第二季度全集團的訂單下降了37%,ABB在機器人領域的訂單下降了44%。

  03 光明的未來依然存在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機器人和自動化產品的最大市場。中國具有電動汽車、電池和光伏等主要銷售市場的優勢,并且擁有強大的供應鏈,用于大多數關鍵的機器人組件,而在人口挑戰業需要使用更多的機器人。而強大的機器人產業是中國政府現代化努力的一個組成部分,龍頭企業和新玩家將繼續享受相應的支持。因此,中國機器人的未來,依然可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