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臺灣再通過7件臺商回流申請案,預估將帶回超過341億元(新臺幣,以下同)投資,其中包括三家被動元件廠商。
據臺灣媒體報導,投資臺灣事務所3日召開第15次聯審會議,通過7家廠商申請,包括新鉅科技、界霖科技,以及不愿具名的被動元件三劍客、塑膠射出成型大廠、特殊化學材料大廠。
雖然3家被動元件廠商都不愿具名,但臺官方表示,只能透露他們分別有全球第4大、全球第6大、產能第3大等頭銜。
其中全球第4大廠投資逾52億元增設功率電感及射頻電感產品的智慧化產線,瞄準未來世代的5G及車用產品。根據臺官方措辭,也不難猜測,全球第4大廠為電感大廠奇力新。
全球第6大的被動廠商是臺灣主要射頻元件供應商,也決定在桃園平鎮投資逾21億元提高射頻元件產能。而產能第3大廠則在高雄營運總部投資逾33億元擴增金屬板、薄膜電感兩大產線,強化醫療設備、工業用電腦、車用電源器等領域。
臺官員透露,目前候審案件中,還有幾個百億以上大案在等。
據了解,以奇力新為代表的臺灣被動元件廠商目前在內地仍有大量生產基地。從三家被動元件廠商在臺新投資的產品方向可以看出,他們一方面在極力布局未來通信、汽車電子市場。
特別是汽車電子被中、日、韓等國共同看好。據智研咨詢統計,2016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達到2456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3000億美元,車用被動元件市場空間巨大。
日本被動元件大廠TDK中國本社社長淺沼俊英近日在上海慕尼黑電子展上指出,TDK的基礎核心業務始終是被動元件,2020年之后,其主營業務仍會包括被動元件。據悉,TDK在被動元件市場重點布局汽車電子,目前已量產TFM252012ALVA薄膜金屬功率電感器,該款電感器可與12V汽車電池直接相連。
佳揚電子高級項目經理肖鋒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成長,明顯的拓寬了電感器、電子變壓器的市場。2018年,我國被動電子元件的出口額已經超過進口額489億美元,出口導向格局已經呈現,也為電子元件產業的發展拓展了空間。
另一方面,臺灣廠商此次回臺投資的舉動,也是有意規避中美貿易摩擦對他們布局新產業可能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據新華社最新消息,中美貿易談判第十一輪仍舊艱難,美方計劃5月10日將關稅由10%上調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