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醫療科技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移動互聯網的廣泛可用性,富裕的中產階級的擴張以及全球人口的老齡化都在推動醫療行業的變革,當下醫療科技的創新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
甚至有專家預測,在不久的將來,過半數的醫療行業從業者要重新接受相關訓練才能上崗。
當然,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并非意味著要淘汰落后產能,還有許多技術創新值得讓人期待,并令人眼前一亮。
科技改變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醫療健康行業的許多重要技術也正在改變著其它行業的面貌。只不過,差異在于不同的應用程序而已。
哪些創新科技改變著醫療健康行業的面貌?又有哪些科技即將改變醫療健康行業?今天派派為您整理出改變醫療健康行業的十大科技。
01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人類和計算機擅長于不同的事物,需要協同工作以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當提供大量原始數據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處于最佳狀態。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通過圖像掃描分析的不確定性,減少了人員的倦怠,并在非絕對診斷和治療選項中提供決策支持,幫助醫生和護理提供者。
算法和虛擬助手使醫生能夠每天治療更多患者,并更有效地利用每個患者的時間。AI越來越多地用于遠程監控和遠程醫療應用。人工智能可以分析數以百萬計的CAT掃描(或者,通過安全共享基礎設施和匯集數據集),而其分析過程中或將收獲重大的醫學科學啟示,因為檢測到的模式可以用于治療,預防或預測疾病。
02
遠程醫療
視頻會議技術的進步,加上移動互聯網的擴展和可穿戴設備的擴散,使得遠程醫療成為2019年醫療技術最重要的趨勢之一。利用移動設備和雙向攝像頭,護理提供商可以與病人進行遠距離的一對一的接觸,避免偏遠地區醫療設備的匱乏。
可穿戴設備等健康監視器可以檢查心率,血壓和血氧。啟用網絡應用程序,可以相應地過濾患者請求,并為提供者和患者節省關鍵時間和精力。即使是最常規的遠程醫療訪問減少了交通、語言和地理等護理障礙,也照樣可以挽救生命。
對于獨居的老年人,定期檢查可以幫助避免中風,心臟病發作和其他疾病事件,從邏輯上講,接觸其他疾病的風險較小。隨著技術的改進和融合增強和虛擬現實,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可以使用從簡單的虛擬檢查到遠程執行的整個醫療程序,甚至包括借助機器人技術進行全面的外科手術。
03
區塊鏈
數據泄露每年使全球公司平均損失386萬美元,而醫療保健行業每次違規成本最高。將數據與醫療設施相結合,則可避免更大的安全風險。
醫療設備之間、科學家之間共享醫療數據可以大大加快有效治療方法的發展,但是由于擔心數據的安全漏洞,分享這些數據的傾向會受到抑制。許多專家認為,破解數據安全問題的靈丹妙藥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圍繞當前不可破解的加密系統構建,保留了大量信息的分布式分類帳。這不僅可以安全地存儲數據,而且可以減少中間人,并為供應商和患者節省成本。區塊鏈還可以減少欺詐的可能性,醫療保險欺詐每年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區塊鏈系統的應用將涵蓋整個醫療保健生態系統,包括加密的健康檔案甚至AI醫生。
04
個性化醫學
如果醫學技術的所有進步都存在一個總體趨勢,那就是醫療健康的個性化。雖然這發生在醫療健康的幾個層面,但在生物技術和藥理學中最為明顯。
一個應用領域是迅速發展的藥物基因組學。舉例而言,為減輕美國社會吸食大麻帶來的危機,科學家和醫生可以研究個體對藥物和劑量的可能反應,并相應地選擇個性化方案,以避免過度處方預定藥物的一些危險副作用。
第二個應用是基于RNA的治療,其尋求“干擾”RNA水平的遺傳數據,并在其轉化為功能(或無功能)蛋白質之前攔截遺傳異常。個性化RNA療法(例如,反義核苷酸和RNA干擾)的方法正在尋求對抗罕見的遺傳病癥,例如亨廷頓病,神經病癥和癌癥形式。
05
癌癥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正在改變醫學界的定義,主要表現在治愈了以前不可治愈的疾病。免疫療法的前提是遺傳改變患者的細胞,與身體的免疫系統協同工作,以對抗癌癥。與化療不同,免疫療法不會破壞健康細胞作為附帶損害。通過改變免疫系統,人們可以“教導”它來檢測和摧毀更多的癌細胞并減少腫瘤的生長。
近十年來,一個有前途的醫學領域,免疫療法繼續突出新的免疫治療靶點和生物標志物。結合聯合治療和工程化T細胞的新療法可以為各種腫瘤特征創造理想的有效療法。
06
3D打印
自從當年首個3D打印的物體――一個洗眼器杯的誕生,3D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當前,醫療設備可以完全匹配患者的確切規格,并與其自然解剖結構兼容。當患者完全對齊和定制時,患者的身體更可能接受植入物、假肢和裝置,并且患者通常表現出更大的舒適度并由此改善了性能結果。
3D打印最重要的發展包括外部假肢、顱骨或整形外科植入物以及定制氣道支架。但它也證明在手術計劃方面很有幫助,并且已用于復雜的心臟直視手術,甚至是克利夫蘭診所的全臉移植手術。未來,器官移植有朝一日或將被逐漸淘汰。
07
增強的現實和虛擬現實
增強和虛擬現實(AR和VR)在醫學界具有多種應用。模擬和混合環境已經發現自然適合醫學教育,提供模擬訓練。通過AR和VR耳機的沉浸式學習可以通過全方位的感官來滿足幾種不同的學習風格:音頻,視覺和動覺。
VR可以用于物理治療,幫助患者從復雜的肢體損傷中恢復,甚至可以應用于精神創傷等領域,通過定制的暴露和治療可以減輕恐懼癥和創傷后應激障礙。在外科手術室,劍橋咨詢公司開發了AR眼鏡,通過疊加來自3D掃描和CAT掃描的數據,讓外科醫生看到患者體內的狀況。這為微創“鎖孔手術”提供了革命性的可視性,且并不需要額外的培訓。
08
機器人手術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機器人技術一直在對醫療保健產生影響,但隨著其背后的技術得到改善,應用程序呈指數級增長。例如,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可以診斷和預防疾病,外骨骼可以協助物理治療和抵消運動障礙。當前,發展最快的機器人應用是機器人手術。
機器人手術具有微創,更精確,不易感染,愈合更快。圖像引導機器人現在可以調查大腦上的病變而不會損壞任何周圍組織。它們可以塑造骨骼以精確地貼合假肢,具有人類永遠無法做到的精確度。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已經在每年200,000次手術中使用,但超高速5G連接的開始很快就可以進行遠程手術,機器人手術或將很快成為標準做法。
09
量子計算
我們仍處于量子計算的早期階段,但這項技術已經與機器學習結合使用,可快速識別白內障手術的狀況。雖然量子計算的大部分潛力仍有待實現,但過去的表現已經引起了醫學成像、基因組學和藥物發現領域的變革。
革命性的計算能力可能很快就能實現一些前所未有的目標,例如藥物相互作用和比較,或者更快速和廉價地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這些發現帶來的大量數據可以通過量化計算,像IBM這樣的一些技術巨頭已為醫療領域提供量子云計算方案。
這就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應用即將逐漸落地。
10
物聯網
醫療設施里有各種細小的部件,也存有各類數據,但物聯網可以讓所有這些獨立的元素相互交流,結果立即產生了影響。
舉例而言,美國西奈醫療中心將其急診室等待時間縮短了50%,僅僅是通過采用了一款名為AutoBed的物聯網軟件。該軟件追蹤1,200張病床的入住率,一次處理多達80張病床請求,解決了在何時何地放置病人的難題。它通過考慮護士接近度、細粒度人口統計數據以及十幾個其他指標來更好地評估和服務患者的個人需求,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物聯網也可用于監控設施的醫療技術,并在即將發生故障時發出性能警報,舉例而言,e-飛利浦Alert產品,用于監控MRI系統性能。通過向員工發布移動更新和性能報告,實施了相對低強度的故障保護,節省了資金和時間。
物聯網的進一步應用也可用于在關鍵環境中跟蹤員工、患者、設備和其他資產。如今,諸如微軟這樣的大型企業都在提供企業級醫療保健物聯網套餐,這樣的產品有望成為醫療機構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