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淺談3D打印在科研儀器發展方向

時間:2019-04-19

來源:儀器網

導語:?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領域的前沿成果,那么參加相關的大型展會一般不會錯,因為在展會現場你可以見到領域內各式各樣的新老廠家,同時可以接觸到或是全新或是熱門的相關產品。而小編作為儀器人,自然也沒有錯過之前在南京舉辦的科儀展。而在科儀展上,給小編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傳統實驗室科研中必不可少的實驗分析儀器,而是近幾年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活躍的3D打印設備。

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領域的前沿成果,那么參加相關的大型展會一般不會錯,因為在展會現場你可以見到領域內各式各樣的新老廠家,同時可以接觸到或是全新或是熱門的相關產品。而小編作為儀器人,自然也沒有錯過之前在南京舉辦的科儀展。而在科儀展上,給小編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傳統實驗室科研中必不可少的實驗分析儀器,而是近幾年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活躍的3D打印設備。

事實上,在近期大大小小的數個科儀展上,3D打印相關儀器設備的出場率并不在少數,雖然大部分展會都將其分到了科教相關科研儀器設備的位置,但是,其工作時的匪夷所思,還是能輕松的吸引大量參展觀眾的目光,同時也吸引了不少精密儀器企業前來交流在相關的儀器制造、元器件及耗材生產上,3D打印的可行性。

對于大多數了解過3D打印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這種想法目前開看是天方夜譚,因為在材料的限制以及工藝精度的制約下,3D打印想要制作科研儀器使用的精密部件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真的深入去認識這個技術,也許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材料問題,自然,就目前而言我們不會指望3D打印能完美的復制或者生產科研儀器的每一個部分,但是,在材料允許的范圍內,引用3D技術卻也未嘗不可,比如橡膠材料。

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就刊登了一則題為《3D打印橡膠材料可自我修復》的文章。文章介紹了一種特殊的3D打印橡膠材料,這種材料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維泰爾比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一方面可利用光聚合作用——即3D打印技術塑造成想要的形狀和幾何結構,另一方面,依托于材料生產時加入的氧化劑,使得橡膠材料的主要成分——二硫化物基團能夠在破裂時重組實現自我修復。

而根據研究人員的相關報告,已經證實了這種產品在電子傳感器、符合材料、傳統橡膠制品中具備一定的可行性,換言之未來批量投入使用并非妄想。

至于3D打印的精度問題,就更好說明了。事實上,3D打印和傳統打印一樣,也分精度等級,我們一般看到的存在明顯分層問題的3D打印機,其實多用于文創或者教學,相對打印塑性速度快、成本低、便攜性強,而用于科研生產、研究模型復制的3D打印機,雖然體積會大許多,工作的速度也會有所減慢,但是打印的過程精度很高,適當打磨之后,打印產品不但精細,而且與預期模型不會產生明顯差異。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起精度,我想器官打印足夠說明問題了,早在去年年末,俄羅斯宇航員就曾借助無重環境打印出鼠的甲狀腺,而最近美媒還有報道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患者的細胞和生物材料首次實現了心臟3D打印,并且完全血管化,雖然由于大小的原因,無法用于人工移植手術,但是,卻從多方面證明3D打印的精度,及相關領域的可行性。

而與之前提過的打印耗材的研發狀況一起討論的話,3D打印在儀器制造、元器件及耗材生產上的運用,前景還是很廣闊的。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未來的3D打印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