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制造,是應該先精益還是先智能?

時間:2019-03-26

來源:控制工程網

導語: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里,對于制造業更是一個考驗和選擇。基本上每個企業都站在風口浪尖和十字路口,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和發展模式接踵而來。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里,對于制造業更是一個考驗和選擇。基本上每個企業都站在風口浪尖和十字路口,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和發展模式接踵而來。

精益生產,6個sigma,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等。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打好自己的基礎,并找到與自己發展階段相符合的路。

中國制造

這才是企業的老板和高管們應該冷靜思考的,任何盲從,跟風和未充分考慮企業發展的現狀及規律,都是極其不明智及短視的行為。

一、我們眼中的智能工廠

說實話,我對人工智能一直是持抑視的態度。在我的印象中,它是小米的小愛同學音箱,是機器人,是無人駕駛汽車等。這對于我來講充滿了神秘和科幻,離我似乎很遙遠,又似乎很近。總之,它總讓我想起《流浪地球》中的超級計算機莫斯。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后來我參加了我們公司高層的一場人工智能AI的講座,深受啟發。期間有提到了我們在2000年就開始研發及涉足云端領域,2016年開始研發和制造AI的工具,2019年進入AI汽車行業,2020年我們的目標將建成AI工廠。這不僅讓我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了期待,也給了我一個非常清晰的公司發展路徑圖。

有人說自動化為工業3.0,智慧工廠是工業4.0,AI制造是工業5.0。

當然AI制造還離我們有點很遙遠,不過現在智慧工廠卻從四面八方地而來。而我們的高層認為將生產線孤立的各種自動化機器設備邊上網絡,利用收集到的大數據,透過大數據平臺智能分析,呈現出可視化的數據形態-智慧工廠。

其中最令我震驚的是已經實現關燈生產的生產線里,除了顯示機器正常運行的綠燈外。唯一亮的小燈是補料小推車上為補料員補料照明用的,它成了整個關燈生產車間的一個亮點。

在快結束時,高層提醒我們天就要黑了,世界銀行因經濟放緩將全球經濟增長率在3月8日由3%調至2.9%。所以大家更要用智慧化工廠的模式來因應諸世無常的變化和巨變。

中國制造

二、精益生產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又是智能制造的目標

“精益生產和質量工程是智能制造的前提和基礎,”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10月23日“第十五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上稱,如果生產是粗放型的,那就沒辦法搞智能制造,所以首先要精益生產,通過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又是智能制造的目標。”

這也為最近的智能制造熱降了一下溫,其實正如譚建榮院士所言,在智能制造導入前企業是一定要先實現精益生產的,讓產品在適到好處的時間,地點,成本,生產出適到好處的數量和質量,而這些適適是客戶需要的。

這就是精益,也是我們稱做的生產技術。這是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拉動生產,物暢其流的核心。唯有先實現此目標,智能制造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才能更進一步的實現或加速精益生產的發生。讓QCD(品質,成本,交付)均實現最佳平衡,在消除浪費,降低成本的持續改善中獲得利潤的最大化。

精益生產是我們通向明天的世紀飛機的發動機,而智能制造是我們這架飛機的翅膀。

而我們改善者們都會有機會成為這架偉大飛機的駕駛員,人是決定因素,他決定了這架飛機會飛向那里。

或者說精益生產技術是我們通向未來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更是企業發展階段必須經歷的不可或缺的一環。企業必須經歷并擁有敏捷柔性響應機制,亦及依客戶需求及時化生產,并全面實現自働化的內建式制造品保。

最重要的是已經完成了全員參與的改善氛圍的營造,企業自主改善已形成不可逆轉的文化。人的改善素質已達到了精益水平,那么我們在全員改善全員精益的基礎上實現智能工廠及我們常說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才會成為可能,當然我認為自動化應該是自働化及加上人的智慧。

最終我們會為了進一步的快捷便利使用貝葉斯原理(隨機事件A或B的條件概率,即B發生的發問A發生的可能性。)進行編程,最終使用大數據,對目標事件進行預測,并建立深度學習的模式,也就是專家學習模式,對過往發生的事件進行建模也就是我們在現場管理中常說的經驗總結。

以上說明就是建立在智能制造的前提下的人工智能的生產模式,最終全面實現建立在互聯網,物聯網基礎上的精益管理的跨越式革命。獲得效率,品質亦及生產力的數量級的提升與突破。幫助我們的企業在全球的競爭中擁有了核心競爭力,更重要的是為下一次工業革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隨時擁抱變化走在時代的前沿和巔峰。

所以精益生產是企業強身健體的瑜伽術,它讓企業獲得更快更好更多生產客戶需要產品的能力。而智能制造技術可以讓這種進步加速和飛躍,精益生產和智能制造最終會相互促進,相互激活,相互拉動。進一步的向AI制造演變,從而改變著我們的世界,成就著我們的未來。

那么,綜上所述,我想自豪和驕傲地告訴各位:精益生產,精益管理永遠不會過時。它會成為一種企業不斷改善創新,勇往直前的制勝殺手锏,法寶和武功秘訣。

并且延伸及發展到不同的領域,如精益設計,精益服務,并從制造業惠及到社區服務,醫療,政府機關,金融服務業等等社會的方方面面,借我的上一篇文章的題目所言“人生處處可精益”,點下題及為“社會處處可精益。

”中國制造,從精益生產出發,走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未來為造福社會,為我們的世界創造更多大家需要的財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