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醫學專家致力研發國產醫學機器人

時間:2019-03-25

來源:機器人庫

導語:醫療機器人是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引人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在診斷、治療、康復、護理、功能輔助等諸多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現在,越來越多病人愿意接受,或者主動選擇機器人手術。

醫療機器人是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引人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在診斷、治療、康復、護理、功能輔助等諸多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記者22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胸科醫院臨床聯合研究中心”將建立由美國認證的胸部機器人臨床實訓中心,通過嚴格細致的理論和臨床培訓,將胸部機器人手術推廣至更多地區。

胸科醫院院長潘常青告訴記者,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機器人手術輔助系統都是美國生產的,機器和相關配件的費用都較高,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的同時,也不利于這一先進技術的推廣。潘常青說,我們正在朝著國產研發的道路探索。

據悉,2018年末,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進行了醫工交叉合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胸科醫院臨床聯合研究中心”將聚焦醫療機器人在心胸學科領域的國產研發和臨床轉化,探索機器人在胸部手術、心臟介入等領域運用推廣,并實現機器人醫療系統國產化的突破。

22日起,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及歐洲國家的醫學專家匯聚上海,出席“首屆國際醫學機器人微創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在胸外微創領域廣闊前景。本次論壇由上海醫藥行業協會主辦,上海市胸科醫院承辦。

記者獲悉,2009年,上海市胸科醫院率先在中國開展機器人輔助肺葉切除術,標志著中國機器人輔助手術正式進入胸外科領域。十年來,該項技術快速發展,全面深度進入胸外微創領域。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胸部機器人手術數量約為12000例,其中上海胸科醫院完成了近3000例。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分會副會長兼胸外科學組組長羅清泉教授是中國國內率先開展胸部機器人手術的醫生。這位專家告訴記者,目前,胸外科領域約20%的手術可以由機器人來完成。他指出,在適宜的病人中,機器人手術能達到胸腔鏡手術相同的手術效果,且具有明顯優勢,比如:淋巴結清掃更為徹底、出血量更少、病人愈合更快等等。

羅清泉對記者表示:“和十年前相比,現在,越來越多病人愿意接受,或者主動選擇機器人手術,這種國際上最先進的微創技術已經逐步成為胸外微創的主要術式之一。”羅清泉告訴記者,

不過他亦坦言,機器人也不是萬能的,一方面,機器人僅僅是醫生的輔助系統,另一方面,機器人手術具有一定的局限,專科醫生要科學地把好手術指征。當下,羅清泉正在領銜一個“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新興前沿技術聯合攻關項目”,探索如何為胸部疾病患者選擇適宜的治療方式。

論壇期間,由羅清泉教授主編的新書:RobotThoracicSurgery:ACollectionofClinicalPearls發布。這是目前國內最新的闡述胸部機器人手術的著作。它聚焦胸部機器人手術,從解剖到實戰,涵蓋早期肺癌到局部晚期肺癌等多個角度,配有大量豐富手術視頻,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臨床參考著作。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