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要知道,“智能+”不僅將帶來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也將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產生深遠影響,今天,我們談的正是“出行”領域的“智能+”。
(圖)全球首個軌道交通轉向架智能制造車間
在中車株機公司生產車間內,全球首個軌道交通轉向架智能制造車間如火如荼地運行著,標志著轉向架生產模式已經實現了由制造到“智造”的轉變。轉向架這個詞是不是讓你感到陌生?簡單講,它相當于軌道交通車輛的“底盤”,是軌道列車的核心部件之一。而構架作為轉向架的骨架,性能更是影響到列車安全性,新松承擔的正是構架生產線智能物流系統的設計部署工作。
科普:原來轉向架對于我們的日常出行如此重要!
1)增加列車的載重、長度與容積,提高列車運行速度。
2)支撐車體,承受并傳遞各種載荷及作用力,并使軸重均勻分配。
3)保障車輛靈活地沿直線線路運行及順利地通過曲線。
4)便于彈簧減振裝置的安裝,提高車輛運行平穩性和安全性。
5)使車輛具有良好的制動效果,以保證在規定的距離之內停車。
構架自動化焊接生產線作為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環節,在整個轉向架生產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而智能物流系統是構架自動化焊接生產線的中樞系統,擔負著承上啟下,協調調度的作用。
1、設備繁多,工藝復雜
(圖)整個構架自動化焊接生產工藝流程復雜,涉及設備種類眾多
構架自動化焊接生產線由自動拼裝區,側梁自動焊接生產區,橫梁自動焊接生產區,構架自動焊接生產區,側、橫梁探傷區,工裝立庫區組成。各個生產區域由堆垛機和穿梭車負責搬運中轉。整個構架自動化焊接生產工藝流程復雜,涉及設備種類眾多,各生產區域之間搬運任務隨機交叉產生,導致系統整體復雜度較高。
由穿梭車和堆垛機完成各個設備間的中轉對接工作,穿梭車和堆垛機在執行任務時會與周邊設備進行動作互鎖,保證安全生產。
2、三機并行,柔性作業
(圖)三臺堆垛機在同一軌道上并行柔性作業
該智能物流系統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三臺堆垛機在同一軌道上并行柔性作業,可實現三個搬運任務同時執行,大大縮短各生產區域的作業等待時間,提高了整個系統的作業效率。
在同一軌道上,三臺堆垛機并行作業,相互協調,自主避讓。堆垛機在執行搬運任務時,可動態變更原任務的終點目標,避免發生二次搬運造成作業等待時間加長。
3、智能校驗,質量溯源
(圖)車間現場
堆垛機上載有RFID閱讀器,取貨時會對工裝上的RFID標簽進行校驗,當校驗異常時,堆垛機自動將工裝放回到取貨位置,并在LED顯示屏上提示出異常信息。系統可全程跟蹤側梁、橫梁及構架的生產流程及數據,實現產品質量追溯。
以新松智能物流系統為代表的轉向架智能制造車間,相比傳統生產模式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清和在全國兩會期間透露,全球首個軌道交通轉向架智能制造車間的投產運行,相比傳統人工操作模式,人員精減50%,生產效率提升30.1%,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5%以上。
作為國內唯一智能物流整系統出口發達國家的企業,新松依據工業4.0理念,利用技術創新優勢將生產設備、生產系統、業務管理系統高效銜接,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生產制造模式,助力“智能+”理念在制造行業加速落地,為客戶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化車間整體解決方案!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