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移動變革:這個國家率先5G商用

時間:2019-02-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全球大多數運營商紛紛加大5G建設,今年將是預商用年份,2020年將會大多數國家實現普及,但要實現大規模覆蓋(真正的普及)還沒有那么快,甚者要到2021年,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根本還沒有需求,但整體市場格局,主要還是在亞洲和歐美發達國家。

全球大多數運營商紛紛加大5G建設,今年將是預商用年份,2020年將會大多數國家實現普及,但要實現大規模覆蓋(真正的普及)還沒有那么快,甚者要到2021年,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根本還沒有需求,但整體市場格局,主要還是在亞洲和歐美發達國家。

5G,韓國

在這個大連接時代,全新的商業模式獲得利潤是推動5G普及關鍵所在

面對5G熱潮,各說季廠商除蘋果,今年將都會推出5G手機。一年一度的MWC就是今年5G手機最大秀場,即將在巴塞羅那舉行MWC,5G和物聯網將是最大熱點,華為、小米和三星等廠商將會帶來5G手機。

不過在筆者看來,當前5G手機作為營銷熱點吸睛無數,但要推動全球5G網絡部署挑戰在于商業模式,這給大規模投資5G廠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賺錢這將關乎到整個產業鏈。作為處在商業探索階段,蘋果基于這個考量推遲5G手機發布,當然對于蘋果推遲2020年也受制于和高通專利爭議。

5G涉及龐大資金,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商業應用場景決定5G部署,就目前來看,物聯網是最大應用市場。當前物聯網連接主要依托于LoRa和NB-IoT等LPWAN低功耗廣域網,而5G的到來,將把物聯網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讓萬物互聯成為現實,這將激活全球部署物聯網。

其次是大視頻戰略,各大運營商積極謀劃大視頻轉型,大視頻將會為運營商帶來巨大財富,從8K節目到體育賽事再到城市安防等。當前最清晰的就是物聯網和大視頻戰略,包括今年春晚利用5G傳輸4K高清視頻,而日本大力推進5G建設,目的也是希望在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上提供5G服務。

還有前兩年炒的火熱的虛擬現實沒有爆發,將在5G部署后,有望再次點燃VR/AR熱潮,進入百姓視野。最后,還加速推動動無人駕駛落地,超高可靠與低延時的通信是無人駕駛技術落地關鍵之一。

全球5G韓國在走前列

在全球各國當中,韓國是5G發展最快的國家,作為世界上是首個商用國家,韓國三大運營商在去年12月1日同時宣布5G正式商用,5G商業服務區覆蓋首爾中心、首都圈等六大城市,并且有望在2020年完成全國性覆蓋。2018年12月19日,韓國電信運營商LGU+已建成5500個5G基站。值得一提的是為LGU+提供5G基站和規劃建設服務的來自華為。

目前全球最5G生態系統來看,覆蓋5G部署、頻譜分配、投資和應用等,相比中國、韓國和日本,美國則有領先優勢,除了面向工業應用外,四大運營商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提供5G服務,Verizon首先關注5G家庭寬帶,AT&T已經開始銷售其5G熱點,T-Mobile將重點放在低頻段的全國范圍內,而Sprint將重點放在2.5GHz及以上。

ABIResearch預計在2019年,運營商將在大城市、密集的城市城區以及如體育館等公共場所與高校等場所部署。

國內5G第三階段測試基本完成,目前運營商也已啟動5G招標,此外,今年上半年有望發放5G臨時牌照,而中國電信更是給潘石屹發出了首張5GSIM卡,當然這只是象征性意義,還不能使用。而在中國聯通更是秀出首批5G智能手機測試機正式交付。國內運營商是做足了準備工作,迎接即將到來的5G時代。

不過,5G能否按照預定進行規模化普及還有待考驗,龐大的網絡設備投資是部署5G核心,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建立在商業前景,盡管各種預測報告表示5G能為全球帶來十幾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但實際落地困難重重。

2019年被視為5G元年,全球眾多國家在開展5G測試工作,而5G主要設備上將主要來自中歐國家,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通訊和三星等,其中華為5G基站出貨量迅猛增長,發往全球各地5G基站超過2.5萬個,但5G產業鏈投資回報將是規模部署關鍵所在。

最后

5G、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是信息科技發展趨勢,5G不僅作信息科技基礎設施,也能為全球經濟注入增長動力,得到各國大力支持,而今年開啟沖刺模式拉起商用步伐,將助推全球建設大潮,這場通信技術革命有望推動全球數字化社會到來。

作者楊劍勇,2016年中金在線十大財經自媒體,2017和2018年度網易最佳簽約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讀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于對未來物聯網洞察和對趨勢判斷,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