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今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兩會”提出,建設“三型兩網”企業,為公司應對挑戰、實現新時代新發展開辟了新空間。
如何抓住能源革命和數據革命的發展機遇,打造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的泛在電力物聯網,不斷提高企業發展的質量、效率和效益?筆者認為,應以電網企業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為起點,以“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為著力點,助力服務電網企業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以物聯網技術鞏固電網企業發展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拓展,應用傳感、定位、通信和計算等技術,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對物理世界進行數字化反映,并通過數據處理作出一系列反應和操作的信息通信系統。電網企業利用物聯網技術可有效診斷內部運營問題,識別外部需求,準確定位到業務管控節點,更好地推進精益化管理,滿足客戶的多元要求,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從技術架構上來看,物聯網可分為感知層、物聯層、網絡層及應用層。其中感知層處于架構底層,是物聯網應用和發展的基礎,包括各類信息采集和信息識別設備,主要作用是數據采集;物聯層主要依托計算平臺,負責對感知獲取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網絡層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的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傳遞數據信息;應用層則是物聯網與用戶的接口,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當前,物聯網技術應用將以整合現有電網企業信息系統與采集終端為基礎,盤活PB級的數據資源,加大數字化電網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基于物聯網的數據感知、數據分析、數據傳輸、數據應用的全過程技術特點,物聯網技術針對電網企業規劃建設、調度控制、運維檢修等內部生產運營業務,以及營銷服務、綜合能源服務、電動汽車等對外服務業務均有巨大潛力。
依托物聯網增強電網企業內部感知能力
依托物聯網,進一步增強電網企業對生產運營的感知度,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增強服務經濟社會能力,助力構建低碳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規劃建設領域。基于規劃設計需求,在設備源頭增加傳感器,并應用傳感器、無人機、人工智能與3D建模技術,提供豐富、多角度信息來源,強化數據全方位感知。利用感知的多維信息,強化數據分析,全面評估外部政策、投資潛力、發展計劃對區域負荷影響,實現負荷精準預測;綜合負荷預測及當地電網結構特點,在網架結構、站址布點、配變改造等規劃工作中實現應用。
調度控制領域。加快配電自動化覆蓋范圍及采集精度,全面實現配網關鍵節點的“三遙”,為智能分析提供數據基礎,保障數據正確、快速、安全的傳輸到終端。研究適用于調度場景的算法模型,建立數據驅動、算法驅動、計算驅動協同的調度運行管理體系,強化大數據分析能力。探索數據分析在調度領域應用,提升電網對供電客戶、電廠電源的響應能力,支撐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布局,構建大型能源互聯系統全景認知及安全防御,推動調控模式從生產型調控向生產與服務融合調控轉變。
運維檢修領域。充分應用移動、傳感等技術,加強智能機器人、無人機、VR眼鏡、手持終端等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數據獲取效率。及時感知設備環境、氣候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設備狀態、設備負載、開關動作等數據,開展運維數據分析應用,準確評估設備狀態,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巡視和檢修計劃。同時,構建數據安全分級體系,基于不同安全等級明確數據保障技術,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放數據權限,推進運檢業務流程全面線上運行,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保障業務執行效率和管理順暢度。
利用物聯網提升電網企業外部服務能力
依托物聯網,進一步提升電網企業與外部用戶的交互能力,使客戶從單一使用者向能源供應和服務的參與者轉變,提升客戶的感知能力、交互能力和參與度,充分挖掘物聯網技術在用戶側的優勢。
電力營銷領域。融合配電搶修、采集運維、營銷移動應用等多個移動應用及手持終端,設計便捷、實用的應用功能,快速增強服務的敏銳度和用戶體驗感。特別是要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理念,積極推動前端數據融合,縮減業務流程;同時,研究涵蓋水、電、氣、暖等信息量的用戶接入方式,提出當前存量用戶的改造方案,支撐用戶差異化需求。
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發揮電網企業產業鏈核心和規模優勢,構建打通能源生產消費全流程各環節的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制定平臺接入和服務標準,建立數據共享服務模式,引導規范各主體利用平臺進行項目開發及業務創新。利用大數據分析,對能源生產制造和服務領域的新興企業以投資、并購等方式進行集成,提高跨界創新的能力;滿足并創造客戶服務需求,并結合外部信息和城市民生數據,探索能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業務領域;全面分析客戶的行為、偏好和動機等,挖掘客戶潛在需求,分析與客戶交互的痛點,優化客戶服務渠道,實現多渠道的整合,減少服務斷點,使客戶能夠享受到連續的服務體驗。通過數據分析感知市場變化,掌握用戶端需求,為園區及綜合能源用戶提供多能源優化方案、能源系統規劃等綜合服務;建立能源托管模式,通過用戶畫像區分用戶能源消費特性,有針對性地提供能源管理、技術咨詢等全方位的托管服務。
電動汽車業務領域。增加用戶位置數據、車企數據、電價信息等輸入,將5G服務、無人駕駛、電動車對家庭、電動車對電網等業務數據全面分析,相互融合,利用智慧分析成果,創造更多智慧新元素,顛覆傳統電動汽車服務模式,提高物聯網對“精準找樁”“智能交互”服務體驗創新的支撐度。
通過物聯網暢通數據交互渠道
為暢通物聯網信息交互渠道,需要全方位覆蓋的信息通信網絡、多元化的終端設備施、龐大的數據處理計算基礎設施、充足的電力供應等。電網企業的行業屬性,決定了其在土地資源、通信設備、終端設施、能源供應等方面的先天優勢。
電網企業需深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通信光纖網絡、無線專網和電力桿塔的效能提升及商業化運營等。同時,積極探索將原變電站改造為變電站、充換電站(儲能站)和數據中心站三站合一的實施方案,提升數據感知、分析運算效率,進一步強化物聯網與智能電網的融合發展。同時,研究新一代定制化智能電表,推進智能家居普及率,以智能電表和智能家居為用戶終端信息載體,提升信息獲取和交互頻度,及時預判用戶需求、環境變化、市場預期等因素,通過精準分析、合理應對、及時反饋,實現電網企業提質增效和能源服務便捷優質。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