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提出,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以來,關于科創板聚焦的產業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11月20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關于“在上海證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調研中提到,要瞄準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重點領域,讓那些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真正脫穎而出。
億歐智庫認為,科創板關于產業的定位可能參考如下四大文件:
“四新經濟”概念
所謂“四新”最初指的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2013年由上海市率先提出。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對經濟“新常態”特征概括的時候,提出了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四新”內涵,針對性更強,提法更明確。
2015年,《上海市“四新”經濟抓手型領域培育跟發展導向》對“四新”經濟具體要求進行了明確和細化,包括三類“抓手型”行業:一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機器人、再制造等20個從制造到智造的重點方向;二是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14個制造服務融合的先進方向;三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等9個新型服務業態等。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2016年11月29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更廣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8年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提到,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試點企業應當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
2018年10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對戰略新興產業提出明確規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相關服務業等9大領域。
通過參考以上文件以及行業專家觀點,億歐智庫認為科創板定位的科技創新企業所處的行業與以上四項政策有較大的重合之處。
綜合考慮各行業市場規模、知識密集程度、發展潛力等因素,億歐智庫認為,人工智能、云計算、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商業航天、智能制造七大領域應為關注重點。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