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的《經濟學人》(TheEconomist)雜志曾形容,如果數據是現在企業的前進動力需要的汽油的話,那么芯片就是引擎,2018年是半導體市場蓬勃的一年,例如第3季全球半導體銷售額12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8%,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有不錯的成長,然而今年的市場溫度,可從半導體設備市場的預期看出端倪。
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IndustryAssociation;SIA)調查指出,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在去年第三季達到1227億美元,較第二季成長4.1%,10月單月就有418億美元銷售額,而2018年前11個月銷售額已超過2017年全年總額,協會主席JohnNeuffe表示,2018年全年銷售額會輕松的超越2017年的4120億美元,但對明年的市場普遍看法是溫和成長。
半導體產品及設備,今年都將衰退4%
瑞士銀行(UBS)公布2019年半導體整體產業預估,認為2018年產值預測將落在4,730億美元,結束自2015年以來連續4年成長率的光景,2019年銷售成長率將反轉為下降4.3%。
另外從設備產業角度來看,2019年也是呈現衰退的現象,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在去年12月于日本半導體年會上對半導體設備業提出預測,估計全球2018年設備業消費額(資本支出)將再創歷史新高的來到621億美元,年成長率9.7%,2019年則將衰退4%,到2020年才會大幅成長。
從SEMI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臺灣是全球半導體設備消費第一大國,對半導體設備有122.3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但2017年就被韓國179.5億美元超越,韓國還將連續蟬聯全球第一大設備消費國到2020年。
中國政府支持,成第二大設備消費國
此外從SEMI公布的數據發現,2018年中國在半導體設備上的支出128.2億美元已經超越臺灣的101.1億美元,SEMI甚至認為到2020年為止中國將穩座世界第二大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國。
SEMI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韓國將連續第二年保持世界最大的設備消費市場中國將在排名上首次獲得第二名,將臺灣擠落到第三位。除臺灣,北美和韓國外,所有地區都將經歷增長,中國的增長率將達到55.7%,其次是日本的32.5%,世界其他地區(主要是東南亞)為23.7%,歐洲為14.2%。
對于2019年的半導體設備消費(資本支出),SEMI預計韓國將以132億美元維持第一,中國則是125.4億美元緊追在后,而中國本身的媒體看法更樂觀,認為中國將在2019年成為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第一大國。
事實上,中國政府為降低對國外半導體產品的依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之下,目前正有計畫及興建中的半導體廠達到25個之多,包括廠格羅方德位于四川成都高新廠、中芯國際、英特爾的晶圓廠、封測廠都在擴廠,即便遇到美中貿易戰的陰影,SEMI仍預期中國在2020年的半導體設備消費額達到170億美元,較2019年大幅成長36%。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