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老炮二次創業 為工業機器人裝上“中國芯”

時間:2018-10-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5年前,他丟掉大學老師的鐵飯碗,跑到千里之外的廣東去給私營企業打工;拼到50歲,有了一家年產值過億元的電力企業,本可安心享受生活了,他又搭上全部身家,跑去造工業機器人。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在有些人眼里,徐擊水是個“愛折騰”的人。

  25年前,他丟掉大學老師的鐵飯碗,跑到千里之外的廣東去給私營企業打工;拼到50歲,有了一家年產值過億元的電力企業,本可安心享受生活了,他又搭上全部身家,跑去造工業機器人。“都快60歲了,成天搞研發、跑市場,操碎了心,何苦呢?”

  但理解他的人說,老徐是個“有追求”的人。

  30年前,對科研有濃厚興趣的他,就曾研發出一臺工業機器人,可惜當時沒條件去轉化成產品;下海經商20多年后,他積累了技術和資金,便又重拾夢想,再次全力投入自主研發中。“老徐的選擇,令人敬佩!”有人這樣評價他。

  老徐則說,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讓中國制造的機械更“智慧”,給工業機器人裝上一顆有市場競爭力的“中國芯”。

  重拾夢想,進軍工業機器人

  “30多年前,我就有做機器人的夢想。”

  在武漢奮進智能機器公司的辦公室里,徐擊水拿出一張老照片,照片中年輕的徐擊水,手扶著一臺綠色的機器,笑容燦爛,表情自豪。

  1987年,三門峽水工廠請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研制一臺除銹機器人,解決噴砂除銹過程中對工人健康不利的問題。“用機器換人”,這讓在機械系任教且對軟件編程有深入研究的徐擊水有了用武之地。

  雖然該項研發要從零開始,但徐擊水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臺除銹機器人便誕生了,幾百個零件都是自主設計和制造的。

  然而,在當時很多科研成果都缺乏轉化途徑,課題完成了,也就封存起來了。這個僅此一臺的除銹機器人,也成了徐擊水心中的一大遺憾。“當時沒人愿意投入資金,來生產工業機器人。”徐擊水說。

  1993年,他離開高校,到南方一家從事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私營企業工作。1995年,他帶著新學到的技術和經驗,回漢創辦了奮進電力公司,從事電力維修設備的研發與制造業務。

  2008年前后,奮進電力年產值過億元,獲評“中國最具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強”,徐擊水本人也榮獲“武漢市改革開放30年十大創業功勛人物”。

  原本可以過安穩日子的徐擊水,卻選擇了在50歲時“二次創業”,制造工業機器人。

  自主創新,一度被逼到死角

  2007年,在奮進電力公司里,徐擊水成立了一個“機器人興趣小組”,帶著幾名研發人員,開始研究工業機器人技術。

  當時,國內擁有自主產權的工業機器人很少,國外機器人造價昂貴,動輒百萬,且維修保養費用不菲。“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卻很滯后。2012年,全國新增2.9萬臺機器人,其中國品牌只占4%。”徐擊水說,這讓他更加堅定了進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決心。

  2012年,公司“機器人興趣小組”正式成為事業部,研發生產的第一臺搬運機器人被東風汽車公司采用,在汽車鋼圈的生產過程中采用。

  2014年,在由省經信委、發改委、教育廳、科技廳等部門主辦的第二屆“楚天杯”工業設計大賽中,奮進FRP型智能工業機器人一舉榮獲一等獎。“從內到外,從硬件到軟件,包括減速機、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我們的工業機器人都有自主知識產權,有了‘中國芯’。”徐擊水驕傲地說。

  2015年,徐擊水正式將機器人事業部獨立出來,成立了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自負盈虧。

  徐擊水坦言,其實,在備受褒獎的同時,他也做了最壞的打算,“機器人的研發投入是個無底洞,做市場與搞研發是兩碼事,把機器人業務分出來,是怕拖垮公司的電力業務。”

  果不其然,機器人業務獨立后的一年里,由于國外廠家采取降價手段打壓,國內廠家自主研發的工業通用機器人在技術和成本的雙重劣勢下,被逼到了死角。

  在公司倉庫里,有一處名為“機器人墓地”的角落,堆放著賣不出去的產品。徐擊水時常來到這個角落,靜心反思,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直面殘酷的市場競爭。

  換道超車,將中國工藝寫入芯片

  摔過了跟頭,也看清了腳下的路。“國產機器人該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如何在強手如云,技術、市場均處于弱勢的環境下扳回局面?”徐擊水認為,還是要打造“獨門絕技”才行。

  此時,讓他從夢想回到現實的市場,又給了他通向成功的啟發。

  奮進智能機器公司的一項業務,是為勁酒集團定制一款“上甑機器人”。

  上甑,是白酒釀制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主要是把原料均勻地鋪平,確保在蒸餾時受熱均勻。這個環節看似簡單,但要求極高,傳統的人工上甑,只能通過肉眼觀察,一家酒廠培養一名合格的上甑工,需要3到5年時間。

  徐擊水用了半年時間,將紅外探熱技術與機器人相結合,研發出的“上甑機器人”非常成功。該機器人可以通過分析原料各部分的溫度,進行壓實和疏松處理,突破了傳統上甑環節中“靠肉眼觀察、靠經驗處理”的局限性。復雜的白酒釀制工藝,也被編程寫入機器人的控制芯片中。一個“上甑機器人”,可以頂三四名熟練工。

  由于白酒釀造是我國獨有工藝,國外廠家并無此類技術和產品,因此,上甑機器人在白酒行業迅速引起轟動。兩年多來,80多臺上甑機器人被安裝到了國內的多家酒廠,奮進智能機器公司也由此扭虧為盈。徐擊水感悟道:“自主研發不能跟跑,一定要找到屬于自己的藍海,做領跑者。”

  不久前,在京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徐擊水的“上甑機器人”技術,被工信部作為自主創新的先進案例進行推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